每星期只开三天,只针对一类人群服务,这样“傲娇”的超市却让很多人表示“爱了爱了”,这就是连《人民日报》都来点赞的爱心超市。无论是食品、日用品,还是家用电器,都可以在这里“买”到。这家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超市专为困难群众服务,困难群众只需出示“爱心卡”,扣除卡内相应的积分,即可在这里“消费”,而卡内的积分与困难群众平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挂钩。目前,沈阳市内已先后有4家爱心超市投入运营。今儿个,就带您到和平区雷锋爱心超市里逛逛。
和平区雷锋爱心超市
兑换积分即可买全生活必需品
一说到超市,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花钱、购物,可在爱心超市购物不用付钱,只需花“积分”。一袋方便面5积分、一袋盐1.5积分、午餐肉罐头12积分、20斤大米50积分……雷锋爱心超市的货架上,每件商品都明确标注着积分。
低保户曹黎的购物筐里,方便面、酱油、面包、食用油、牙膏,都是生活必需品。结账时,曹黎掏出一张绿色的卡片,递给收银员。像普通超市一样扫描商品二维码后,收银员把卡片还给曹黎。
据了解,爱心超市启动初期,沈阳站社区向符合救助标准的低保户以及困难群体,每家发放了一张爱心卡,事先存入200积分。
曹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平时买一袋同款的大米,至少得花百八十块钱,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现在花50积分就能买到,不仅节省了我们的生活开支,也让家庭生活有了保障。”
居民在挑选生活必需品
参加志愿活动可获取相应消费积分
让曹黎感到骄傲的是,除了初始的200积分外,剩下的积分都是他通过日常参与公益活动“赚”来的。
沈阳站社区书记张小欣告诉记者,困难群体参加和平区各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如社区社会清洁、残疾人帮扶、交通执勤、老年福利院帮工、老人陪护、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均可以根据服务时长、工作强度,换取相应的积分。“我们在爱心超市内张贴‘和平区爱心广场公益项目的困难群体以及志愿者积分获取明细’,让来此消费的困难群众和志愿者一目了然。这种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引导困难群众自主劳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扶贫”方式,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让困难群众一步步走向社会,自力更生,逐步改变生活现状。”张小欣说。
据了解,曹黎的儿子是一名脑瘫患者,常年卧床,为了轮流照顾儿子,夫妻俩无法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但曹黎仍会抽出时间去为小区内的居民维修电器,在疫情防控期间,他还成为了小区的“守门人”。
“其实做这些事情就是将大家给予我们的温暖和爱心传递下去,没想要什么回报。但以这样的方式获取积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会比直接捐助让我的心里更好受些。无形中也增强了我们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的意愿。”曹黎说。
2个月的时间建成第一家爱心超市
据了解,超市内琳琅满目的商品以政府购买和社会捐赠为主。建立爱心超市的点子最初是由沈阳市的几位人大代表提议的。原来,人大代表在调研中发现沈阳市仍有许多困难群体需要得到帮助,爱心企业和人士有捐赠闲置物品的意愿却找不到合适的渠道。
为了进行信息匹配和对接,2020年11月,多位人大代表联合提出建议,希望沈阳市能够搭建一个社会捐助服务平台。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转办督办,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建成了沈阳第一家爱心超市,紧接着,和平区又有三家爱心超市投入运营。沈阳市民政局还在全市搭建爱心广场,在社区建设爱心小屋,爱心在这里汇聚和传递。
据了解,目前,和平区雷锋爱心超市每周开放三天,困难群众在此期间可以按需购买生活用品和食品。
积分换购 爱心满满
“心愿墙”让困难群众的愿望清单“清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食品和日用品外,每家“爱心超市”还设立了“心愿墙”,困难群众的心愿都可以写在这里。在雷锋爱心超市的“心愿墙”上,不少困难群众都希望能够拥有一台电视机。“因为超市内无法摆放大件家用电器,困难群众可以将需求写在这里,由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定单式捐赠。”张小欣表示,这些捐赠的家用电器并不是免费获取,也同样需要支付相应的积分。
同时,在爱心超市内还开辟有“爱心捐赠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将闲置的捐赠物品用相机或手机拍下来,困难群众对哪件物品有需求,在社区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后,就可以由超市工作人员帮着对接。捐赠物资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普通志愿者也有“隐藏福利”,通过志愿服务和爱心捐赠,他们也有一张存储积分的卡片,用于兑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理发等服务。(记者 方月宁 崔严 刘畅 摄影 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