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 发展制种 助力产业振兴

2021-11-18 10:11:18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记者 樊霞 成利军)“俺村今年争取到近80亩洋葱制种,一亩地收入比白菜制种要高不少。”11月12日,济源大峪镇东沟村村民周和平喜滋滋地说。

    周和平经营了白菜、甘蓝和洋葱制种,一年光蔬菜制种差不多能挣8万元,“我这不算啥,村里‘高手’一亩地收入就有一两万块”。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种业龙头企业,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展现河南担当。

    济源80%的地域都是山地、丘陵,“簸箕状、栲栳圈”的地形和山区“地无三尺平”的农业“劣势”,却是发展制种业的先天优势。像周和平一样,示范区大约有1.5万人在这些沟沟坎坎中经营蔬菜制种。俗话说“春种秋收”,济源却硬生生改了这句“俚语”:大力发展制种业,一年三季有花开,四季有播种有收获,小种子成就了大产业。

    “济源是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全国最大的洋葱杂交种子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冬凌草种植基地,也是全国第一批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委员、副市长侯波说,“全国每三棵大白菜,就有一棵的种子来自济源。”

    济源高度重视制种产业发展,健全发展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坚持把种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制定发展奖补政策,出台一系列扶持制种等产业发展的措施;提升创新能力,借“智”发展;注重产业融合,培育产业集群,创新带动模式,蔬菜制种产业全部实施订单生产销售。而推广“蔬菜制种+番茄或者杂粮”的高效种植模式,也助推了种业发展。

    据了解,东沟村每年仅蔬菜制种一项,就能为村民带来300万元的收入。为村民们提供种苗的济源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三元告诉记者,济源目前像东沟这样的蔬菜制种专业村有30多个,3.5万亩的蔬菜制种年产值超过2亿元,九成贫困户靠蔬菜制种实现了脱贫致富。

    除了发展蔬菜制种的绿茵种苗,主攻小麦制种的财源种业、主攻玉米制种的隆平高科以及侧重于冬凌草种子改良的济源农科院等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分别致力于粮食、怀药制种产业,带富了一方百姓。仅冬凌草全市年产量就近7000吨,有7个镇10个基地约1万农户从事冬凌草种植,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在冬凌草产业发展上体现得愈加明显。

    据了解,济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山区以蔬菜制种为主,平原以小麦制种为主的基地发展格局。常年种子繁育面积6万余亩,其中蔬菜制种达3.6万余亩、小麦制种2万亩;年产各类农作物种子1500余万公斤,形成了立足济源、辐射全国的种子经营网络,农作物种子年销售收入近4亿元。

    “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做大做强济源制种产业。”济源示范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说,济源已出台相关措施,助力有核心竞争力的种子企业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加速“济源种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杨瑞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