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经济体竞相布局
新兴产业是重大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富有发展活力和市场潜力、对生产生活影响巨大的先导性产业,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带动和引领作用。
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一些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兴科技的产业化进程伴随着新材料革命、通用技术的颠覆性创新以及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这在多个维度上协同推动了产业生态的系统性再造;二是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和硬件层面上兼容互通,大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超强算力以及高性能传感器等智能硬件为支撑,集中体现出新科技革命中的技术群体性突破,促进了不同产业之间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基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三是科技创新与市场化应用结合更加紧密,产业化周期缩短,商业模式重构和消费升级的拉动效应更为显著;四是数据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数据要素的大规模投入和开发利用引发制造范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进而改变要素定价和收益分配机制,重塑贸易规则和竞争格局;五是相比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技术起点和发展理念总体上更加“绿色”,符合“碳中和”目标下的全球产业低碳转型趋势。
近年来,发达国家竞相布局新兴产业。总体来看,主要工业大国发展新兴产业的重点与其科技创新强项和产业“长板”高度契合。其中,美国将布局重点放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生物(医疗)科技、太空开发等方向;德国的优势集中在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方面;日本则深耕精密零部件、先进材料、机器人等产业,一批长期专注于关键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的日本企业在全球新兴产业链条上占据着难以替代的重要环节。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转型的新趋势新动向,我国对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逐步深化,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各地各部门也在聚焦重点投资领域、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增强资金保障能力等方面切实发力。
用足良好基础和显著优势
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和具备竞争力、配套环境好、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具有良好基础和显著优势。
一方面,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这不仅赋予我国经济抵御各类外部风险的强劲韧性,更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等新科技新产业新模式提供了日益丰富的基础数据、不断成熟的应用场景以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持续的科技投入和积累使得我国科技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5G、人工智能、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科技领域相继实现重大突破。在国际科技竞争的多条“新赛道”上,我国开始由历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学习者和接受方转变为原始创新的发起者以及标准和规则的提供方。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的快速扩张,推动我国在图像和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应用层走在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得益于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生产消费等环节生成的海量数据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正在快速成长为数字经济大国,技术研发应用、商业模式创新等实现全方位发力,逐步具备了建设数字强国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形成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系统。
此外,以推动“新基建”为契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更新换代迎来投资热潮。随着5G、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新基建”项目投运,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得以巩固和升级,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还要看到,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与主要工业大国展开竞争,绝非坦途。从产业本身看,新兴科技的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多种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新科技产业化的障碍和投资预期收益风险,导致新兴产业发展走弯路、遇挫折。从外部环境看,目前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多于合作,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日益加剧,大国博弈全面升级,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我们发展新兴产业的推进路径还相对单一,新兴产业整体上处于发育成长的初期,但部分领域却出现了低水平扩张的迹象。由于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点不高,在起步阶段就嵌入了价值链低端环节并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致使技术含量和新产品附加值偏低、新商业模式盈利预期不明朗。此外,发展理念相对滞后、相关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也需要重视并加以解决。
重在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内容,提出“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的要求。实现这些目标,需重点在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生态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既要坚持创新驱动,突出自主可控,着力锻造“长板”,将国家战略性需求转化为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发,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又要推动科技、产业、财税、投资、金融、贸易、就业、环境等多方面的政策融合和工具创新,共同支撑新兴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市场开发和消费理念更新、技术和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链延展增强、竞争规范和贸易规则重构等,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创新激励效果,加快新兴领域的商业化市场化进程。坚持开放集成式创新,创造条件,凝聚共识,发掘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新方向和新机遇。
二是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同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社会建设。打通各类数字端口,通过政府采购提高新产品新模式的市场认知度和辨识度,引导消费升级,充分释放新兴产业的市场潜力。
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一方面,鼓励各类资本有序投资,促进新兴产业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数据要素交易机制及数据收益分配方式,科学预判新兴产业组织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创新监管模式,切实维护企业数字权益,保护消费者隐私安全。
四是积极补足人才方面的“短板”。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大力培养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云运管工程师、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开发专家等紧缺的专业人才,力争形成政府、市场、企业、个人联合投入的生动局面,为在职员工提供适用的知识再造和能力提升方案,打造劳动力梯队,扩大新就业岗位规模。
(作者杨丹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