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产业关乎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近期我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笔者走访多地发现,如何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让人才队伍建设紧扣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耦合,让人才梯队匹配产业升级的步调,是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位于郑州市的河南省青年人才公寓项目工地,几十栋富有设计感的楼房正拔地而起。“小区周边一公里内就有中小学、医院,公寓内更是装修一新,连灯具、电动晾衣架等家具也配套齐全,就等人才‘拎包入住’。”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褚文忠说,为了给人才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我省2018年将青年人才公寓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省计划建设人才公寓10万套,如此大规模“筑巢引凤”,在全国尚属首例。
引进人才要做好落地工作,配套硬件自然少不了。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说到底都要靠市场主体、创新主体的发展壮大、能级提升来支撑。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搭建好吸引人才的“凤栖窝”不仅要给予物质上的支持,而且要为引进的人才挑大梁创造良好的环境。
“选择在安阳落地是被一句话打动的,‘我们吸引企业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要你们多缴税,而是希望你们承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常传杰说起去年扎根安阳的初衷仍不由感慨。
这是一家生产新型软包锂电池的装备制造企业,入驻产业园的标准化厂房后,急缺熟练的技术工人成了规模生产的拦路虎。“培养一个能解决技术问题的熟练工至少需要半年,不得已我们从江浙地区到处挖人。”常传杰说。由于该地原有的主导产业以矿石开采冶炼等传统产业为主,在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新兴产业的过程中,人才储备与企业所需不适配问题突出。
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分包该企业的相关部门,一企一策“开药方”,为企业开设专场招聘会。由于用工标准较高,他们还帮助企业与职业中专签约达成人才输送方案,解决了200个技术工缺口。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有了充足的人才储备,熟练工已满足一期生产线开工投产,接下来我们会用好企业内部‘老带新’‘传帮带’培养模式,将招来的工人逐步培养成支撑二期扩产的熟练工。”说起企业未来的发展,常传杰信心十足。
“万人助万企”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效之策,目前正在我省全面展开。通过走访记者发现,为市场主体做好要素保障,涉及金融、人才、土地、税收等多要素,但归根结底,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搭建合理化的人才梯队,至少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要以开放的人才观念、宽松的政策条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各地人才引进政策种类繁多,但学历、社保缴纳等限制了部分应用型人才享受政策红利。引好才、用好才,统筹兼顾、高低搭配是关键,既要突出“高”字,引进管理人才、技术突破的领军人才,又兼顾“低”字,关注一线蓝领工匠、技术工人的培养。打破地区、部门、行业、身份的壁垒,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找到舞台,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第二,要以产业发展、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适应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人才梯队。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向着“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迈进,要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做好产学研对接服务,推动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第三,要坚持自主培养和招才引智并重,加快引进和培养产业发展的急需紧缺人才。区域竞争千帆竞发,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在新乡采访时记者发现,由于“三四线”城市在吸引人才上天然略逊于“一二线”城市,当地政府灵活变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一二线”城市开设异地研发机构,吸纳科研人员,加快提升企业创新发展的速率。这种快速有效、机动灵活的人才应用方式,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