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靖安的最大品牌。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做好转化文章,高质量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走出了“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新路子。日前,记者走进靖安,探寻“生态建设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全域旅游奥秘。
全域:拓展产业空间
若是怀念知青时光,可到三爪仑知青怀旧小镇追忆过往;若是喜欢田园风光,可到水口乡青山村体验小桥流水的细致婉约;若是寻觅凉爽,可到中源客家避暑小镇感受夏日清凉……处处丹青,步步陶然,6月的靖安,美醉了八方来客。
在全境范围内,靖安打造“三级游客中心”,形成以县城、旅游小镇、景区驿站为节点的“1+3+N”全域旅游服务环境。(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建设了从县城旅游集散中心至核心景区“三道并行”的七彩景观通道、山地自行车骑行绿道、水上游览道,贯穿全域各大景区,将散落在境内的颗颗美景串联起来,形成极具特色的全域旅游交通新格局。
为城市更美,启动“决战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打造县城美丽大景区”行动;为乡村更美,用“旅游风情小镇”的标准建设集镇,按大公园的理念建设乡村;为河流更美,首创“认领河长制”,北潦河被评为长江生态经济保护带最美河流;为森林更美,首创1300余名“树保姆”保护1万多棵古树名木……坚持主客共享的需求,靖安将城乡空间当作景区景点规划建设,全域旅游发展融合对接,聚众智,举全力,旅游全局满盘皆活。
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木质结构的店铺、古朴的青石板路、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摩肩接踵的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数百年前古街的鼎盛岁月……今年1月开放的西门外古街,进驻了风味小吃、农产特产、文玩珍宝、艺术展陈等40多个项目,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
傍晚的西门外古街,一曲街头艺人演唱的《有一种生活叫靖安》,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今年48岁的街头艺人谭栋梁在传播靖安文化之余,还会邀请游客共同演唱,并录制视频上传至抖音。
西门外古街焕然一新,是靖安推动文旅融合,大力实施“非遗制作进景区、文化演绎活夜市、故事场景美乡村”工程的成果。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靖安以旅游供给侧改革为抓手,推动旅游和文化、体育、农商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把旅游与茶文化相结合,让人既欣赏到美景,又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是不虚此行。”不久前举办的白茶文化旅游节上,游客程江连连点赞。靖安白茶是当地特色产业,2020年品牌价值达14.22亿元。靖安通过举办白茶文化旅游节,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增强了文旅产业生命力。
康养:擦亮产业品牌
观看非遗文化节目展演,体验游乐项目,呼吸清新空气,在雷公尖乡鹤栖谷,游客络绎不绝。“现在就想在附近的地方放松身心,给自己放个假。”游客陈女士告诉记者,相比大城市的繁华,靖安乡村的小桥流水更具吸引力。
当前,城市周边的乡村游、康养游广受青睐。靖安把握旅游消费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康养转型的趋势,找准生态效应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切入点,把康养旅游作为主打品牌进行培育发展。
“让长者体面地养老、有尊严地生活、幸福地安度晚年,是我们的初衷。”记者来到正在建设的蓝城九岭春风项目基地,项目负责人介绍,蓝城九岭春风择址九岭山腹地,计划以氧疗公园、山体公园、艺术公园为核心,打造集慢病管理、健康风险评估、中医健康管理等系列健康就医服务于一体的康养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为靖安康养旅游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康养+度假”,已成为靖安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在中源乡,天然的避暑优势、秀美的自然美景、闲适的田园风光、浓郁的客家风情,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游客。为保障游客身心健康,促进旅游良性发展,靖安投资5亿元,将中源乡打造成为一个有600多家民宿的山乡康养度假小镇。小镇重点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风貌提升、集镇功能提升、住宿接待等进行全方位推进,通过创建山乡休闲旅游度假区,让康养旅游四季皆宜。(唐诗文 朱兆恺 记者 胡勇飞)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