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多个县区坚持以花搭台,促进花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坚持以花为媒,项目为王,促进招商引资,助推乡村发展更具活力,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坚持以花怡情,不断美化群众生活,促进“美丽经济”持久绽放,让乡村振兴有了更亮丽的底色。
产业发展多点开花,村民增收“花样”多
春天的扬子洲,繁花嫩叶、草木葱茏,处处流淌着春的诗情画意。在扬农路和扬新路马路两旁,一个个大棚依次排开。厚厚的塑料薄膜遮挡不住大棚里的春色,花儿争相从各处缝隙间探出头来,向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招手。大棚内外,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把春天变成美丽的花朵,把希望和信心种在和煦的春风里。
沿着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随意走进一个花卉基地,满眼的春色就扑面而来,石竹、一串红、矮牵牛争相吐蕊,好像都想抢先绽放在这春天里。这里是位于扬子洲镇南洲村的盛达园艺花卉基地,老板陶小兰是本村人,以前在南昌城区某商场上班,过着都市职业女性的生活。几年前,看到村里的花卉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她毅然辞职回村,流转了三十多亩土地,当起了“花农”,投身乡村振兴大潮中。
看着数千盆盛开的石竹整齐地排列在空地上,等待装车运送到城区摆放在绿化带、广场上、公园里,为城市添上一抹鲜艳的色彩,陶小兰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穿一身工作服的她告诉记者:“我喜欢干这行,我觉得这更有意义,而且这几年,我们带动很多村民干起了花卉产业。从我这里走出去的花卉老板少说也有20位,他们学到了经验后,自己出去创业,增加了收入,还带动其他村民富起来。”
近年来,扬子洲镇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坚持以花为媒,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一批优质的园艺花卉企业,提供了大量岗位,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帮助一些困难家庭摆脱了贫困,还有许多村民有了花卉行业经验后纷纷投资创办花卉企业,自己当起了老板。据了解,仅南洲村村民创办的大大小小的园艺花卉企业就有数十家,该村花卉产业发展已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也越走越宽。
“美丽经济”产业链,“串”起村民幸福生活
走进南昌县广福镇北头村花卉产业基地,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数十名工人有的正在培土育苗,有的在平整土地,还有的忙着修补大棚薄膜。据了解,这是北头村2020年引进的鑫龙园艺花卉基地,总面积有500多亩,种植50多种草花、苗木,年产值数千万元,是我市最大的花卉产业基地之一。老板熊鑫是北头村人,在外打拼多年,深耕花卉种植业,获得了成功。如今,他积极响应号召,回乡二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年纪大了,到外面也不好找工作。这里的活还比较轻松,我们都能做得来。”年近七旬的村民张南京说,自从村里有了这个花卉基地,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工作,一年下来,收入超过4万元。“儿子、女儿都有工作,孙子孙女也不用我们操心,幸福感满满的。”
“忙的时候,栽培、育苗一天的用工量就达一两百人。”花卉基地管理员熊小华说,有时候北头村的人手不够,就到周边的村子去拉人来做事。一个花卉基地,解决了周边几个村村民的就业问题。
除了地里的工作,花卉基地还需要聘用大量劳动力,长期在外面从事市政道路花卉摆放、各类花展布景搭建、重大活动花卉造型等工作。“还有各类花草的更换和养护,高峰期日用工量超百人,都是我们村里的人,全部安排车辆接送上下班。”熊小华介绍说,有些村民专门购买了货车、面包车,用来运送花卉、接送工人,“基本上每天都有活,这也是笔大业务,一年下来收入也不少。”
栽培、布景、造型、养护、运输……北头村的花卉产业俨然形成了“一条龙”产业链,把村民们的幸福生活“串”了起来。
土地流转种花卉,村民家门口拿“双薪”
“我们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拿到了‘双薪’,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我相信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义坪村村民祝先任兴奋地说。
2019年底,在外地务工的祝先任接到家里电话,让他赶紧回家办理土地流转手续,还可以在家门口安排就业。原来,为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和发展村级扶贫产业,罗亭镇通过上级扶贫产业引导资金入股的方式,引进江西政通花卉园艺。为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罗亭镇还鼓励村民把家里闲置的土地流转出来。“土地流转+就地就业”,让义坪村村民在家门口拿到了“双薪”。
政通花卉园艺基地大棚面积达4.6万平方米,入口处的公示牌上清楚地记录着部分村民去年3月至11月在这里务工的收入:祝先任16007元、张根香13927元……走进花卉大棚,矮牵牛、一串红等花苗格外惹人喜爱。村民刘达海、张根香等人正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给花苗培土、分苗。据了解,他们刚来花卉基地时,都是花卉种植的“门外汉”,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现在都成为了技术工人,并有了稳定的收入。
村民刘达海家里共有6亩闲置土地流转给了政通花卉园艺基地,每年土地流转收入达到3600元。去年3月至11月,他在花卉园艺基地务工赚了一万六千多元,“双薪”加起来,9个月收入超两万元。“这里工作挺轻松,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去做点其他事情,可以算‘三薪’了。”刘达海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记者 赖海荣 文/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