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

2021-02-04 11:23:47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是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构建科技与经济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现实基础;是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遇大疫情双重冲击的必然要求。

  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势在必行。理论上,创新链是依托知识创新活动,以技术供给为核心,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链式创新过程集合,反映了各创新主体在整个过程中的衔接、合作和价值传递关系。产业链则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是一系列创新成果的物质呈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包括创新主体与生产主体的对接,创新成果与产品生产的对接,创新过程与产业发展的对接等。创新链和产业链互为支撑,科技创新是先导,产业升级安全是目标。强大的创新链有助于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增强产业链竞争力,降低因疫情等因素冲击导致的产业链外迁风险;稳健的产业链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推动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迭代升级。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有利于做强做大实体经济,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我国创新发展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应该看到,我国科技人才和论文数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中低端。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上存在不少堵点、痛点与卡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被“卡脖子”的重大风险。部分地区和产业存在“创新孤岛”现象、创新与产业“两张皮”、中介服务不发达、全球主导权与话语权偏弱等问题。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不顺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循环不畅,无法适应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提升创新链支持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的能力。“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发挥我国产业链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升创新供给质量,助力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确保产业链的完整性安全性。

  一方面,做强创新链铸牢产业链长板。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创新综合实力,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中锻长板。保持和发展好完整产业体系,打造新兴产业链,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提高发展效率和效益,增强产业链竞争力。

  另一方面,做强创新链补齐产业链短板。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在尊重科学规律、经济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从源头上掌控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打破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堵点、难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基础、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工程化攻关。在重点领域继续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发挥企业在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微观主体,企业创新应聚焦于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及关键产品。企业创新力与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成效。我国企业数量众多,但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领军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牵头组建重大创新联合体,瞄准前沿技术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产业联盟、研发中心、联合技术中心等,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协力解决共性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形成联动效应,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大中小企业上中下游协作,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让“顶天立地”的领军企业与“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同台竞技,在产业链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隐形冠军”,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营造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良好生态。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离不开有为政府的支持。一是增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能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优化经济科技政策、搭建对接平台等举措,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的合力。在新发展格局下,各级政府应对辖区的产业发展、科技资源等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具有一定浓度和密度的资源要素集聚平台,大力发展科技市场,培育科技中介主体,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更好服务于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二是优化营商环境。进入新发展阶段,地区间经济竞争已从土地成本、基础设施等硬件比拼转向软性的营商环境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吸引中高端产业的重要考量因素。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加快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型。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跨越“死亡峡谷”,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百年大变局中,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供“确定性”。三是强化金融支持。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始于创新,成于金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在创新链、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引入金融资源,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风险投资体系,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以金融赋能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强化人才对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支撑。人才是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中的核心要素。企业家要成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组织者、引领者,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家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和变革性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家与科学家加强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形成支撑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加强理、工、农、医类人才培养,实施知识和技术更新工程,建设一批助力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在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的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围绕企业需求痛点、产业空白点进行研究,凝练科学问题,解决好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中的底层技术瓶颈难题,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柔性化人才管理制度,健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确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提高对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激励,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用成果研发与转化,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注入持久活力。(樊继达)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