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别遗忘了老人

2020-11-16 13:13:55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买菜的钱转进孩子的微信、不会使用健康码、看病不会网上预约挂号……在手机智能化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拿着一部手机即可走天下。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因为手机不智能或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也许要吃很多“闭门羹”。(11月13日《大河报》)

今天,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政府部门、医院、超市、车站、银行等都推出了配套的智能化服务系统,然而,这些智能化服务却难住了很多老年人,给他们的生活带去了极大的不便。据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46.3%的中老年人从未用过手机支付功能,36.4%的中老年人偶尔用,只有17.4%的中老年人经常用此功能。

老年人与智能化时代的鸿沟主要在于数字化应用发展快、变化多,而老年人受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等影响,无法快速熟悉和使用智能手机;此外,一些子女往往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缺乏“反哺”老人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家里的老人无法及时跟上智能化时代的脚步。

让老人“玩转”智能手机,融入数字化生活,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关键在于提高对老人的关注程度。其一,智能化服务要“接地气”,注重可操作性,去繁从简,降低操作难度,让老人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更容易上手。同时,可视情况推出老年人专用版以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其二,在公共场合,如景区、车站、机场、医院等地方开通或者保留绿色通道,对需要扫码、自助预约、挂号、电子付费的地方,设置人工帮助岗位,给予老年人帮助。其三,开设社会培训班,如郑州的甲院社区老年大学再次开班,教老年人如何在网上抢鸡蛋、买五花肉;南京一老年大学推出智能手机培训课程,教授老年人扫码付款、网上挂号、使用健康码以及防范诈骗等。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让老年人也能顺畅就医,顺畅出游。最后,子女家属应多一些耐心,教会老人使用智能化产品,让老人感受到来自晚辈的关心,更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科技发展不该遗忘老年人,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智慧生活惠及更广泛群体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客观需要。让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公共服务更加全面、更加精细的体现,也是家庭、社会、政府的共同责任。(予声)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