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14亿人口、近6亿人生活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裕、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稳固的。“三农”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唯有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决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短板,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方能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但目前,我国一些乡村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的集中经营程度较差,产业规模效应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种植、养殖优势,且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能丢了农业农村这一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唯有通过农业农村的转型升级,优化农业农村资源配置,将农业农村的发展集中在质量和品牌方面,方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经济振兴,更要整体发展,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撬动更多社会资金配置到农业农村,方能补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多年的欠账。既要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吸引和感召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更要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为抓手,解决乡村存在的看不见、摸不着、难把握的问题,确保乡村振兴有足够的力量支撑。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各类资源向“三农”倾斜,方为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坚持重农固本,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方能端牢乡村振兴“金饭碗”,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坚实基础。(刘厚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