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来分餐!

2020-07-14 10:25:45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薛世君

  最近外出用餐,发现有些餐馆不设公勺公筷,需要主动索求,有时候食客则将备好的公勺公筷“闲置”,处于一种“各行其是”的状态。

  日前,焦作率先出台了河南第一个公勺公筷地方标准,在长短、颜色、标识等方面均作出了具体规定。比如,在长度方面,公勺“长度应不小于20厘米”,公筷“长度比自用筷长3—5厘米”,让人看到了普及公勺公筷的希望。

  国人普遍习惯合餐制,大家围桌而坐,传杯弄盏,觥筹交错,但箸来筷往,很不卫生。这次疫情中许多家庭聚集性传播的病例,经调查都有聚餐经历,想想真的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浙江杭州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曾经专门做了一场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结果发现,“非公筷”那一组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最高的时候居然相差250倍。

  在很多人眼里,合餐制似乎是一种悠久的“传统”和厚重的“文化”。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公勺公筷”才是曾经的流行文化,是更加悠久的“传统”。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画中每个人物面前都有一套餐具和一份妙馔食物,一人一份,界限清晰,妥妥的“分餐制”。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描绘的是老柳古槐下的一次高级茶饮,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案上的盘碟酒具,也是一人一套。

  据典籍记载,早在周朝就有了分餐制,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餐具就有分餐的餐盘,叫作案。成语“举案齐眉”,指的便是夫妻一起吃饭一人一案。两口子尚且“分餐制”,就更不用说跟别人一块吃饭了。据说到宋朝的时候,合餐制才被接受,直到清朝合餐制才真正取代了分餐制,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吃饭方式,延续至今。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分餐制”才是主流。今天我们推行“分餐制”、提倡公勺公筷,非但不是对传统的违背,反而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饭怎么吃、餐是分是合,得看当时的社会需要。原始社会,分餐可以有效降低哄抢食物的风险;礼法森严的专制社会,分餐被当作尊卑、长幼差别的体现。后来,随着食物种类和烹饪花样变多,菜品日益丰富,分餐制不能满足需求了,合餐制便流行了。今天呢?疫情的蔓延和肆虐,让我们有了刻骨之痛,更加卫生科学、更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分餐制,是迫切的社会需要,无疑提供了推广公勺公筷的契机。

  筷子本来就是“卫生”的产物,“公勺公筷”完全可以成为更加卫生的标识。无论从文明的饮食习惯出发,还是从疾病预防、公共卫生角度而论,使用公勺公筷、推行分餐制都是值得倡导的新风尚。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