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作为有效持久的扶贫手段,扶贫车间在推动农村闲散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有效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扶贫车间,利在长远。随着脱贫攻坚即将进入决胜时刻,能否将贫困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生产力,让扶贫车间成为脱贫致富的“加工厂”,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
扶贫车间建设要因地制宜。现实中许多扶贫车间没有建立在产业链富民环节上或者产业集群上,没有实际运用功能,不仅无法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还造成财政脱贫的巨大浪费,其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扶贫车间的筹划必须考虑当地的特色资源与市场前景,不能盲目建设,一哄而上。不搞“标准化”和“一刀切”,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特色原材料优势,立足当地人力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和贫困人口就业需求,合理规划建设,杜绝建而不用、闲置浪费现象。要杜绝以任何行政命令等形式对地方政府下达刚性考核指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多建,无条件的地方可以不建,“厂房式”与“居家式”并重,做到因地制宜。
扶贫车间服务要主动靠前。就业扶贫车间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承担着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的重担。要强化服务,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服务体系,确保就业扶贫车间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好”。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为经营主体创办就业扶贫车间提供市场监管、税务、消防、环评等“一站式”服务。要发挥扶贫车间的坚强后盾作用,在政策上给予最大化的支持,特别是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上、奖补资金政策宣传和落实上,主动靠前,将政府、车间、贫困户融为有机整体。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促使经营主体严格执行就业扶贫车间认定标准,充分发挥就业扶贫车间促就业促增收的功能作用。
扶贫车间造血要实效长久。在扶贫工作中,单单靠物质上的投入不是可持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车间要利用自身在规模、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培养技术人才、学习新兴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扶贫车间抵御市场波动冲击能力,从而达到企业用工稳定、贫困户收入多元的效果,将输血式扶贫真正变为造血式扶贫。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项目建设,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防返贫方案、每个村都有特色产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有就业岗位,持续增强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要不断创新模式,实现“扶贫车间”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不断增强稳定性,确保不返贫,最终把扶贫车间升级为创业车间、致富车间。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全力推动扶贫车间遍地开花,让扶贫车间成为脱贫致富的“加工厂”,关乎人民福祉,更关系人心向背。 (腾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