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5月26日,共监测到有关网课、网游和网络打赏等舆情信息超过200万条。其中,网游的负面舆情占比最高,达到53.49%;其次是网络打赏负面舆情,占比40.69%;网课的负面舆情占33.75%,占比同样不低。(据6月20日《经济日报》)
近5个月超过200万条“吐槽”,所涉及的网课、网游、网络打赏等,均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应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切身利益,成为舆情反馈热点区域,暴露出的问题何其多。况且,这些问题早已有之,屡屡遭到监管部门整治,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理,凸显痼疾难医,需要直面问题、剖析病因、彻底根治。
问题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性。舆情数据显示,退费纠纷、沉迷游戏、封号扣费、诱导充值和诈骗陷阱等,是网络游戏的主要问题;退费纠纷、服务质量、关门跑路、挂羊头卖狗肉等,是网课的主要问题;诱导打赏、冲动打赏、内容低俗、诈骗陷阱、退费纠纷等,则是网络打赏的主要问题。显而易见,200多万条负面舆情的背后,凸显着一个事实:监管的漏洞让这三项网络应用乱象丛生,恶化网络生态环境,令众多用户权益受损,贻害无穷。
从数据分析看,这三项网络应用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群体,应用乱象影响到他们的正常使用,造成功课耽误、游戏沉迷、家庭经济损失等,涉及未成年人保护问题。这些问题又牵涉无数家庭,衍生出更多的社会问题,甚至诱发不少悲剧事件,令人触目惊心。比如因游戏沉迷而自暴自弃、因天价充值造成倾家荡产等,已经成为持续多年的社会焦点话题,频频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切。
目前,对这三项网络应用的监管,往往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比如对网游的要求更严苛,对网课、网络直播打赏相对宽松。实际上,现在网络应用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并呈现融合的趋势,比如平台在网课里插入网游、直播打赏的链接,网络直播里接入网游,诱导用户跳转、充值等。面对新形势,传统的监管手段过于迟缓,往往跟不上变化,等到反应过来时,问题已经一箩筐了。
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细分领域的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对于此类涉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领域,监管部门要摒弃旧有的单一管理思维,关注行业发展,未雨绸缪制定行业标准,实现全覆盖、严监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遭侵害,呵护千万个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