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冒名上大学事件屡屡发生,已不再让人感到新鲜。从罗彩霞到王红,再到如今的陈秋媛……冒名顶替上大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知情,比如有人嫌弃考上的学校不理想,打算复读便主动卖掉通知书;另一种是不知情,比如有人被高中班主任卖掉。更悲哀的是,有的人考上大学却迟迟没收到录取通知书,被人盗去了名字和身份读大学。
冒名顶替不仅仅是剥夺了受害者的一次人生机遇、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更重要的是侵害了后者的姓名权、教育权等一系列合法权益。合法的身份是公民享有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一旦身份证明被盗用,就意味着公民无法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民事主体,相应的公民权利也无法得到保障。
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从估分填报志愿到知分知位填报志愿,从手工投档到阳光高考、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网上投档,权力可以插手的空间越来越小。笔者相信,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让“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不可能再发生了。彻查已经发生过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既是对当事人负责,给被冒名顶替者一个交代,也是维护公平规范的高考秩序、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表现。
公平公正是高考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是广大家长、考生信任高考制度的根基所在。维护高考公平和教育正义,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堵住高考制度漏洞,规范招生考试每个环节,增强高考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强化外部对高考招生的监督,以最大努力防止“冒名顶替上大学”再现。(烟丝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