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起点。乡村振兴要做好乡村产业的发展,用产业的“内生动力”激活乡村的“一池春水”。
打好人才关键牌,用人才推行产业的发展。人才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前提和重要支撑。要一手抓自主培养,一手抓人才引进,挖掘农村本土人才,充实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引进职业农民。要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同时,要有意识发挥本地能人和新乡贤作用,用人才吸引人才,用人才带动群众。要抓好“农民培训”这堂课。农民群众是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就要培训新型农民。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办好“农民培训”这堂课,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让他们通过不断学习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从而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好因地制宜牌,用适宜覆盖产业的空缺。乡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千万不能照搬照抄,用一个模式去套。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乡村,则要坚持宜种(种植业)则种、宜养(养殖业)则养、宜林则林、宜旅则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运(物流业)则运,要根据各个乡村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培育产业发展方向。做到因地制宜,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基础上,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构建新型乡村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打好后勤保障牌,用资金奠定产业的启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资金筹措新机制,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要全面落实公共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充分整合多渠道涉农资金,积极向上争取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项目的倾斜和扶持力度,逐步构建良好的财政运行机制,支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开放力度,建立完善相关政策,让有实力、有责任、有担当的优质企业参与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出小额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种养业贷款等多种形式的涉农贷款业务,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户、农业、乡镇企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千方百计把资金引向农村产业发展,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
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整个现代化的质量。以产业为抓手推进三农工作,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必定能顺利实现。 (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