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日渐火爆,小区里摆放快递柜,既方便了快递员投放提升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居民灵活取件,特别是在前不久的疫情期间,快递柜更是在“无接触配送收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这项便民之举在最近启动的收费服务中却受到了不少争议,尽管超时收费的初衷是鼓励用户尽早取件,进一步提升资源使用率,但是收费并不是首选,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进一步加深与小区、快递公司、公众多方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快递柜的投放,本意是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初衷并不是为了盈利,公众的不满也并不仅是在收费5毛钱的问题上,而是触及到了公众的消费权益。一方面,很多人白天上班,不便接收快递,只能选择暂时放在快递柜,如果当天因为加班而没有及时取件,就要被迫付钱,这种单方面收费,不顾实际情况致使用户取件时“被动付款”,很容易导致公众对快递柜形成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快递公司在与社区快递柜或菜鸟驿站合作时,都会向其支付一定的费用,平均每件快递支付四毛钱至五毛钱的寄存费,如果再收取客户的延时费用,这种双向收费显然违背了初衷,更像是一种增加收入的盈利模式,长此以往,快递柜也只能是搬石砸脚,难以发展。
此外,社区快递柜目前更多的方便了快递公司和快递员的工作,有些快递员为了节省时间,未与收件人协商直接将快递放进了快递柜,再短信告知。这样一来,在接收快递这件事情上,用户处于被动位置上,被选择、被告知,这种强买强卖怎么能让人接受?
说到底,提高快递柜的使用率、提升资源利用率,超时收费和红包激励政策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今年4月,商务部与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通知,提出各地要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提供用地保障、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在智能快递柜被纳入便民服务的背景下,企业也应兼顾多方利益,与多方协商,形成互惠互利的运营模式。(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