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于在落实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不仅好政策可望不可即,还给复产困难的企业平添诸多麻烦。有的企业不仅没得到有效帮扶,还总被要求填表格,参加各种会议,准备发言材料,人虽然很忙活,但就是复工不复产。很多地方机械地搞复工率统计,并进行辖区间、行业间排名,无形中给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很大压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引发复工数字竞赛,使复工复产成了一场数字演练。
保证复工复产,离不开现金流支撑。在金融支持方面,通过3次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向金融机构提供3.55万亿元低成本资金,用于向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另外截至3月底已对约8800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一些金融部门在融资、临时授信方面虽然有表态,但企业在办理具体业务时,却被告以没有细则,没办法操作。企业跑上跑下,还是得不到实惠。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的房屋租金压力,虽有租金减免政策,由于对房东缺乏激励,难以达成自愿意向。
企业是否真正复工复产往往看用电量。一些地方为了用电达标,竟然要求一些工业企业全天开机器、办公企业全天开空调电脑。这种电表式复工复产,只不过是为了“对上交代”而已。从降低增值税率到减免租金,从降低用电用气价格,到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公积金,这些真金白银只有送到位,企业才能减压释负,满血复工复产。
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显而易见。特殊时期,各地各部门应创新方法、打破常规,加快“放管服”改革,为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当好“店小二”,做一个合格的跑堂伙计。对各地各部门来说,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的确是一道难题,但也必须拿出真功夫答好。
近日,中办印发通知,要求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统筹推进,做好疫情防控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并不矛盾,绝不能让疫情防控变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借口。推动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复工复产,要进一步提升各项政策的可操作性。只有念好“统筹经”,分类施策,真正把困难解决掉,惠企稳岗才能如愿以偿。(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