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摘要
湖南日报记者 邓晶琎 通讯员 龚杰媛
在全球经济结构性重塑的大背景下,新一轮产业竞争愈加激烈。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产业体系建设擘画蓝图、明确目标。全会公报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这些年,湖南以产业链思维布局产业,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市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展望新征程,湖南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以实体经济为立足之本,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数字经济为重要引擎,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继续奋勇前行。
以实体经济为立足之本,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1月3日,特变电工云集5G科技产业园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在衡南县集中竣工投产。该产业园是特变电工进驻衡阳以来的又一次“大手笔”投资,将打造成为输变电产业智能化发展的行业标杆。
今年来,在湖南各市县区,这样的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已相继开展了多场。“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的氛围和导向深入人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些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强省之本、发展之基,连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连续3年举行全省性、高规格的产业项目观摩和推进会。
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屡次率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深入火热的项目建设现场,观摩考察、交流互鉴,为各地比学赶超、奋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11月初,位于常德高新区的中联建起智能车间,100多台机器人各司其职,每90分钟可产出1条起重臂。
“目前订单不断,工厂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中联建起总经理助理梁岱说,智能工厂二期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明年可投产。
以中联建起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去年成长为常德首个千亿产业。眼下,常德立足“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从“一烟独秀”向“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迈进。
省会长沙,坚持“房住不炒”,抑制房价“虚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走出了一条做大实体经济、做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介绍,“十三五”期间,长沙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台阶,智能制造规模位居省会城市前列,千亿产业集群增加到7个。“十四五”期间,长沙将努力在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上当好主力军。
这些年,湖南以产业链思维布局产业,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市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集聚了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3个万亿产业和电子信息、医药、机械等11个千亿产业。
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可控计算机、航空航天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年均增幅超过两位数,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湖南能在今年的疫情冲击中迅速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年的产业积累。”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伟林说,以“五个100”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项目建设,既是落实“六稳”“六保”的有力之举,更是抢抓发展先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长远之策。当前正组织市州和部门梳理“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为未来五年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五个100”累计完成投资1383.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98.6%。其中,湘潭、株洲、郴州、衡阳、怀化、永州6市已超额完成年度产业项目投资计划。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我的脑瓜子还可以,还要从‘九零后’一直工作到‘百零后’。”11月2日,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突破周年亩产1500公斤大关,90岁的袁隆平院士表示还要为国家粮食增产再作贡献。
以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为代表的一批前瞻性、颠覆性、引领性创新成果,近年来在湖南不断涌现,成为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2016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要求加快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新格局。
这次重大战略部署,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湖南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廓清了思路。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湖南过去发展农业,结构较为单一,农产品品牌不响。这些年依靠科技创新,湖南走出了精细农业之路。
湘佳牧业实现养殖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和全产业链发展,让石门土鸡变“凤凰”,飞入全国大中城市的70多家超市。今年4月,企业在深交所中小板首发上市,成为中国生鲜家禽上市“第一股”。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延文表示,“十四五”期间,湖南将在科技创新、种业创新、“三农”大数据、农机装备智造、“互联网+农业”等领域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前些年,湖南重化工业占比高,其沉重的产业结构、粗放的发展方式与现代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铁腕攻坚、刀刃向内,全省关停426座煤矿、1000多家非煤小矿山;退出烟花爆竹企业1200多家,化工、造纸、冶炼、钢铁等规模企业5000多家。
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退出了全部261家化工冶炼企业后,辞旧布新、生态优先,迎来了一批生态、科技领域的重大项目和企业,续写清水塘现代化产业新城的新篇章。
在改革创新中,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钢铁巨子”华菱集团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实现扭亏为盈,华菱产品闪耀全球多个“超级工程”。
不久前,一台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张帅坤介绍,研发团队依托以往应用成熟的自主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以及系统关键零部件设计和加工制造技术,最终将超大直径盾构机技术“拿了下来”。
这些年,湖南重点培育发展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十三五”期间,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90%。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了重要位置。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表示,谋划“十四五”,要突出湖南产业特色,加快优势产业锻长板、补短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瞄准世界一流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航空航天、信创工程、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国之大者”作出湖南贡献。
力争到2025年,全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值将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40%以上。
以数字经济为重要引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11月4日,为期2天的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在长沙落幕。这场立足计算机最前沿的盛会,向全球释放出计算机产业新动能。
2个月前,岳麓峰会已是连续7年在长沙举办,腾讯云、百度云、阿里云、华为云、金山云、京东云……闻“G”起舞,朵朵“云”开。
两个月内围绕“数字经济”举办两场高规格顶级盛会,充分彰显了湖南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强大行动力。
这些年,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以年均71.9%的速度增长, 58集团、映客、中兴通讯、360、华为云等40余家知名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已在湖南设立全国或区域性总部。长沙正成为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或区域总部的聚集地、中部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5分钟销售1000箱涟源古塘金秋梨,上线不到10分钟卖光1800个月饼……9月,在娄底万宝新区举办的娄底首届电商节上,全国40余位知名主播直播带货,展示农副土特产品近3000种,总销售额4386万元。
“这是着力培育互联网产业集群,打造电商发展新引擎的一项重要举措。”娄底市委副书记华学健表示,借助直播电商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新的消费市场,寻求娄底经济新的增长点。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得益于湖南已基本建成的代际有机衔接、城乡稳定覆盖、契合发展阶段的信息网络体系。湖南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提前布局谋划新基建。截至8月底,全省已建成5G基站1.9万个,居中部第二。
数字赋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山河智能、梦洁家纺等龙头企业推进“5G+工业互联网”,智能车间里开启“云模式”“机器人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激活新动能。
今年来,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均增长70%以上。
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作为年轻的省级园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布局VR、AR等“视频+”新业态,拓展电子竞技、建筑设计等泛视频产业。前8月,园区实现营收265.1亿元,同比增长15.2%。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党工委书记邹犇淼信心满满地说,园区将继续推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用“马栏山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全省网上零售额1412.1亿元,同比增长16.9%;快递业务收入88.9亿元,同比增长24.5%。这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增速比上半年明显加快,助推我省经济逐月向好,总体呈现恢复增长。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