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地下没矿,地上也没有大山、河流,靠什么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11月5日,周口市淮阳区市场监管局驻临蔡镇刘老家村第一书记刘明认为,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无中生有”创造特色产业。
2015年9月,刘明刚来到刘老家村时,面对这个普通而又贫穷的豫东平原农村,曾经一筹莫展。
村民很穷,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4户。
村里都是“水泥”路——一下雨土路泥泞,出入得穿胶鞋。
产业就是种粮,夏收小麦秋种玉米,收益不高。
一旦有了重病,或者孩子上学等,极易陷入贫困。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刘明多方奔波,筹措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将村内的道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为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通了天然气,改造了线路。之后,又筹措资金2万元,为村里安装了50个路灯。
村民方便了,刘明心中也乐了。但是,村里到底发展什么产业?他常常因此彻夜难眠。一番苦思,他认为:这里是传统农业区,还得在农业上找出路,重要是改变村内落后的产业结构和种植方式。他自费带领村民到偃师市等地参观考察,参加技术培训,启发大家的思路。同时,组织贫困户参加区里举办的贫困户培训班,让贫困户掌握种植养殖新技术。
村民朱钦友从2000年就开始养猪,但规模很小,一年也就出栏五六十头。他想扩大规模,但既没资金,也没能力办各种手续。刘明得知后,一方面帮助他办理了家庭农场的手续,另一方面协调贷款给予支持。如今,朱钦友的农场一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朱钦友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我聘了两个贫困人员照管猪舍,共同致富。”
刘朋民、刘典民弟兄俩都已超过60岁了,但人老心不老,总想着如何依靠土地挣更多的钱。干什么?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刘明与弟兄俩多次合计,确定了刘朋民种水果玉米、刘典民养鹌鹑的思路。今年刘朋民种了10亩水果玉米,玉米都卖到北京,一年挣了16万元;刘典民养鹌鹑上万只,年收入超过30万元。
在刘明的帮助下,村里已经成立了7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2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全村4000多亩耕地,种植经济作物1000多亩,整村脱贫。
淮阳区驻村第一书记已经换过两轮,但刘明一直没轮换。他说:“只有村内的产业基础扎实了,村民的收入稳定了,我才算完成任务,才能放心离开。”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