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发展中的电竞产业,一面很快树立了新的产业逻辑,以黏合剂的姿态将游戏厂商、直转播机构、线下观赛场景、玩家串联到一起,形成新的文化样貌;另一面也在产业快速增长的缝隙中,留下一些模糊空间。
人社部报告对电子竞技员就业人群从业年限情况进行过调研,发现58%被调查的电竞从业人员工作年限在1—3年之间,30%的电竞从业人员工作年限是3—5年,2%的从业人员工作不到1年,仅有7%的从业人员工作7年以上。电竞行业存在巨大的人员流动性。而从行业特点来看,80%的从业人员年龄在30岁以下。另从收入上看,电竞行业里只有少数几个高收入点,比如职业选手、网红解说等,一般的电竞从业人员收入未必能达到文创产业的平均水平。
“目前电竞职业收入在文化行业中并不算高峰或高原,大部分从业者承担的职责也属于传统文化行业领域,像新媒体编辑、俱乐部运营等等。比如一家文化公司的职员,他能做演唱会执行,又能做电竞赛事,算不算电竞从业者?”戴焱淼说,在电竞产业中,除了与游戏内核密切相关的岗位之外,很多通用的文化类职业形态并没有特殊之处。“经过长期的蛮荒时代之后,整个电竞产业近几年才走上正轨,其人才供需同样如此。”
而人才缺口背后,是产学研尚不匹配的阶梯状分布样态。“解决电竞人才缺口,最终要靠产学研协同。现在的情况是,电竞产业在最高处,半山腰是电竞教育,山脚下站着电竞研究。”戴焱淼感慨,产业发展很迅速,但和电竞有关的研究、教材、专著都很缺乏。“业界更关心谁来完成具体的工作;学界则关心理论基础是什么、学科体系怎么样、人才培养如何做。电竞人才一定是跨学科人才。电竞既有媒体形态,也有体育形态,新闻传播、企业管理、运动训练、体育心理这些学科能否交叉?要加快推进电竞研究,强调多学科跨界,科学发展电竞教育,追求多层次培养。”
在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杜友君看来,电竞行业最缺的便是高层次人才,而目前开放电竞专业的院校仍以中高职为主,高等院校对电竞产业的关注度远远不够。根据报告,电竞行业就业人群学历基本集中在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这3个层次,其中占比最大的高中或中专学历占被调查者总量的46%,其次的大专学历占比38%。“任何一个产业想有高层次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格局和目前电竞发展的态势并不匹配。”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