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成为百姓致富的新法宝。 记者 程宦宁 摄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发展焜锅馍馍产业。 记者 栾雨嘉 摄
在泽库县产业园,石刻艺人制作石刻作品。 记者 公保安加 摄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盐桥村扶贫产业车间。 记者 王菲菲 摄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
发展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在脱贫攻坚中,青海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群众靠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着力增强“造血”功能,91%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近年来,我省更是按照县有优势主导产业,有扶贫产业园区;村有集体经济,有特色产业、有致富带头人;户有稳定增收项目的标准,结合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从促脱贫、稳发展、强改革的角度,加快推进扶贫产业发展。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摘掉“贫困帽”,产业是根本。发展啥产业?答案是优先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我们把培育当地特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副县长李富年坦言。
“我们从小就有喝藏雪茶的习惯,但从没想过家门口野生的茶树能挣钱。”班玛县灯塔乡要什道村党支部书记安子尕太一边除草,一边观察着茶树的长势,“现在班玛藏雪茶的名气越来越大,种植藏雪茶的人越来越多。”
在政府推动下,藏雪茶产业规模逐渐扩大。2015年,班玛县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着力发展藏雪茶产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800万元,建起了集藏雪茶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班玛县藏雪茶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以前,尕梅和丈夫两人生活困苦,居无定所。“早上8时出发,带上茶叶、干粮和帐篷,在山上挖一个月贝母,也只能挣2000多元。高原上能挖贝母的时间很短,但这却是我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现在我不仅会采摘茶叶,还会炒茶和晾晒茶叶。”现在尕梅每月有3300元的工资,年底还有公司发的近千元奖金,年收入4万多元。
如今在班玛县,像尕梅一样通过特色扶贫产业受益的贫困群众共有7766名,直接受益1230余万元,人均增收1583.8元。
放眼全省,各地依托特色产业或是发展种植养殖,或是发展手工业,或是挖掘新优势,传统的特色产业正焕发着崭新活力,昔日的贫困村正呈现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喜人局面。
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对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阿言麦村的第一书记杨培宏来说是默默坚守岗位、闲不住的一个假期。假期的每一天他都会起个大早,拿着几个布袋子及一些政策材料急匆匆出门。
杨培宏说:“上个星期,我收购了4户贫困户做的共128个焜锅馍馍拿到贵德县水车广场上进行售卖。由于我们的馍馍是纯手工制作,并且口感饱满、口齿留香,不到3个小时就全部卖完,共赚了1024元,回去我就把钱分给了贫困户。今年十一,游玩的人一定很多,所以我想着继续收购一些帮大家卖出去。”
近几年,阿言麦村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大力支持村民们转变思想观念,鼓励村民们外出务工,大力发展牛羊育肥、生猪养殖、手工焜锅馍馍等特色扶贫产业,变“输血”为“造血”,使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家家都有增收产业、个个都有致富门路。
打造生态绿色产业
生态优势对于青海而言既是最大发展优势,更是最大的脱贫资源。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切实把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和新能源等扶贫产业,实现生态保护、扶贫开发、改善民生多赢。
花海、农家菜、纯生态……这几年,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以“花海农庄”旅游品牌为切入点,成为了西宁市民所熟知的旅游好去处。
边麻沟村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点”的设计规划理念,盘活村集体所有闲置林地并流转土地耕地,建成了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探索出了适宜本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近年,西宁市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挖掘农业多种功能的潜力,发挥各地农业的生态、经济、服务等集成性功能的优势,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耕文化和美丽乡村联动发展,着力发展“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的乡村生态旅游模式。
山,还是这些山;人,还是那些人。收入,却是一年更比一年高。
结合精准脱贫工作,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从园区范围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手,设立生态公益管护岗,安排4470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开展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
昂赛乡年都村牧民东生是一名生态管护员。他说:“我家里有6口人,3个老人都没有劳动能力。以前家庭收入主要靠放牧,减畜以后家里的收入减少很多,但是当上生态管护员后,每个月有1800元的工资,一年增加了2万多元的收入,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坚持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引领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大力开发贫困人口草原、林地、湿地等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实现生态保护、扶贫开发、改善民生多赢。
创新改造传统产业
既要因地制宜走“老路”,也要创新谋变穿“新鞋”。
青海的山山水水和地理环境基本上决定了各地产业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变革,如何改造传统产业、谋划创新发展新产业,实现增收也在考验着每一个贫困村民。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多禾茂乡曲麻日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贮草棚墙面上,那熟悉的30个鲜艳的红色大字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以草定畜入股、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这是“拉格日模式”的核心,也是曲麻日牧民已付诸实现的草原传奇。
2017年春日里的清晨,已完成7000多公顷草场和2000多头牦牛折股入社的合作社开启了它的使命。同年10月,合作社整合资金在隆务镇购置了一间542平方米的铺面,靠着铺面租金,他们实现了连续3年分红,虽说合作社已完全步入了正轨,但股东们认为还远不到“坐享其成”的时候。
为此,他们将畜牧业的产业收益原封不动全额投入到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去年出栏了200多头牦牛,接着又重新引进了300多头良种牦牛。”合作社社员洛布藏说。
“昔日荒土坡,今朝旅游地”,说的是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借着脱贫攻坚的有力东风,化隆县投资3500万元在本康沟村打造了以花海观赏、观光采摘园、传统农家乐、民俗文化体验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产业的民俗旅游村。
同时,村里建起了一座正规的服装加工厂,采取“公司+农民工+小车间”的精准扶贫模式,将村中的贫困户、非贫困户、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吸纳进来,建立“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忙顾家和打工赚钱两不误,既增加收入,又降低了贫困户务工风险,使贫困户的收入得到有力保障。奔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将本康村全力打造成了扶贫的新“样板”。
我省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不断完善产业带贫机制,选准育强特色产业,切实带动广大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就业创业,让更多贫困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致富路”。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