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产业因融合了科技变革、产业变革与效率变革的因子,必将成为未来引领经济新增长、优化供给新结构的主导力量,影响着国家间、地区间产业角逐的走向。
(一)构筑未来经济体系的新支柱
面对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浪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产物,代表着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兴产业在改造传统产业、弥补供给短板、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其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规模增速、结构占比等均将大幅提升,并将逐步取代传统支柱产业,成为未来经济体系中的新支柱。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全国各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普遍在20%~30%之间,均远远高于传统产业个位数的增速。
(二)育成新动能的核心力量
新兴产业定位了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方向,集合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新要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这些组成新动能的新构成,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软化产业边际,促进整个商业生态再造。特别是,新兴产业常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新的生产部门与全新产业链,以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体验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吸引大批消费者,快速形成新的内需与增长势能,形成全新的发展动能。同时,新兴产业通过创新赋能、跨界融汇,打通传统产业的“奇经八脉”,引发传统产业的“蝶变”,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形成“鼎新带动革故、增量带动存量”之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三)精选“蛙跳产业”的基础支撑
“蛙跳产业”产生于新兴产业、成熟于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最具变革性、最具带动力的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聚焦产业变革,锁定一批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对传统行业进行革新、颠覆、秒拆与重构的新兴产业 ,识别一批能颠覆式地改写产业发展理念、要素配置、供求关系、关键技术、发展模式等定律的“王炸”产业,是培育和识别“蛙跳”产业的必然选择。这类新兴产业,能变革应用场景,引发新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是应对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适配器”,调节经济下行压力的“变压器”,形成“六稳”基本盘的“稳定器”,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助推器”。简言之,没有新兴产业的培育,“蛙跳产业”无从识别、无从筛选。
二、善识新兴产业发展的“窗口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既带来挑战,又蕴含机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将迎来产业变革的新浪潮。这要求各地要善于危中识机、危中掘机,抢抓新兴产业发展的时间窗口。
(一)善于甄别产业变革的新兴制高点
变革是新兴产业衍生的风口,占领制高点是培育“蛙跳型”新兴产业的基础与关键。对于新兴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当前,新一轮科技变革与产业变革即将交汇,世界主要经济体竞相瞄准创新突破口与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在这多重变革的历史交汇口,我们要顺应大势,主动掌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前沿技术,敢于引领国际潮流,学会以全球视野识别“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变革性产业,并在识别中立足当下、谋划长远。
(二)善于把握数字化变革的新兴融合点
新一轮新兴产业已显示出数字化变革的趋势。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已势不可挡,并正在主导和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因其高度的开放性、强大的包容性与轻资产特性,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双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的主试验场。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9年全国新成立的“双创”基地,85%以上主攻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孵化,80%以上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生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而且这一领域也是高成长型、瞪羚型、独角兽型企业产出最多的行业。因而,我们要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抢抓数字产业“头雁”培育的“时间窗口”,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数字产业集群。
(三)善于锁定疫情催生的“硬核”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历史上每一次灾难过后、萧条之后都伴随有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远有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的数字内容产业,近有2003年“非典”后的中国电商产业、2009年新型禽流感疫情后的美国医疗大数据产业等,都是“危”中掘“机”的新兴产业发展经典案例。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王者的生存之道,也是一个地区发掘黄金产业与领先市场的优选之策。本次疫情中“智慧+”在传统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商务办公、资源配置、物流配送、综合治理等领域广泛应用,云医疗、云教育、云办公、云安防、云配送等各类“云服务”快速推向市场、走向一线,“智慧服务”与“智能制造”硬核地位凸显,并迎来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毫不夸张地说,“智慧+”正在颠覆传统世界,重构区域竞争的“新赛道”,“错过数字产业就错过了这个时代” 。
三、善抓新兴产业发展的“牛鼻子”
在各地纷纷布局“云业态、云集群”的当下,规避跟风,巧妙地在“云云众生”的新兴产业中,厘清差异、找准切口、精准布局,快速在细分领域中锁定制高点,尤为迫切。
(一)善谋新兴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新兴产业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广西发展新兴产业既面临着科技、产业、市场等方面的诸多不确定性,自身又存在“缺储备、缺人才、缺资本、缺平台”等短板,没有清晰的选择“标靶”与科学的顶层设计,很难集中有限力量,整合内外资源,迅速抓住“先机”,主攻目标产业。而且,一旦判断失误,不仅错失发展良机,还会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发展成本。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将新兴产业培育上升为“1号工程”,联合决策部门、行业力量、国内外一线专家、企业与社会力量,共同绘制广西新兴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与价值链框架,形成合力共同发展新兴产业,以降低新兴产业发展试错成本。
(二)善落科技创新关键子
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不大、能否壮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三级跳”这篇文章做实做好。育好育优育强新兴产业,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也是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2018年以来,广西已实施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了“三百两千”工程,强化高水平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无中生有”“老中出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中,科学研究仍是短板,科研成果转化“少慢难”问题仍然存在,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仍不成气候。这需要全区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二链合一”,并利用“云智慧”补短板、齐长板。一方面,沿产业链策划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构建一条纵贯产业链上下游、横贯“研发—突破—应用—推广”的创新供给链,推动产学研、教研产、创新创业深度融合,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化、传统产业智慧化、特色产业新型化,使创新“三级跳”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三级跳”。另一方面,实施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众创计划,支持引入行业核心企业双创平台,支持本土龙头企业集团打造垂直式“双创”平台,大力发展“网上创客”组织,探索全新的众创、众智、众技新模式,引聚一批创新“发烧友”,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
(三)善破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新兴产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产业,也是标准的“以才兴业”领域。没有足够规模的人才,新兴产业无从发展。任何一个地区发展新兴产业,都须围绕“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强激励、破瓶颈、优环境。广西作为一个高层次人才极度缺乏的省区,破除新兴产业人才“瓶颈”,须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绘制新兴产业“招才引智地图”。摸清全区新兴产业人才底数与分布、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目录。主动与智联、BOSS直联等知名猎头机构对接,建立全球搜索体系,绘制目标人才的全球分布与流动轨迹。组建一支国际化、专业化会商聚智团队,召开人工智能、5G、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百人会,构建市场化、社会化的全球招才引智机制。二是打造“新兴产业项目+研究院+产业人才”的深度融合载体。借鉴杭州经验,建立海创园、复合型研究院、创新综合体等,将重大产业项目与人才团队建设结合起来,重点引进“数字人才+产业人才+项目人才”的组合团队,形成“一项目一产业一研究院一团队”的新模式。三是探索智力二次开发新机制。集成国家涉桂战略平台,建立新型虚拟共享研究院、休息日研究院等“智力飞地”,通过新兴产业在线协作、技术众创联创、成果转化在线外包等方式柔性引智;瞄准海内外桂籍高端退休人士、广西特定行业的国际顶尖人才,着力吸引他们回桂“二次开发成果”或“二次开发沉淀智力”。此外,创新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模式,鼓励院校与重点企业建立“校中厂”“厂中校”“植入式工作站”等产教融合基地,为新兴产业发展储备复合型人才。
(四)善育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生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须有适宜的发展环境。广西抢抓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窗口,须重修“三条路”,快速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生态。一是要突破老思路,重视科技与产业、金融与产业、市场与产业、通道与产业、平台与产业等多个“两张皮”问题,实施新兴产业“创融产用(用户市场)平(平台)”一体化计划,建立一批新兴产业综合体、科技创新CBD,着力打造一批新兴产业群落。二是要摆脱旧套路,扭转“规模情结”,着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与激励计划,重奖“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开发业绩突出的企业,形成以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为导向的激励方式。三是走好融合路。实施数字化融合计划,推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以“平台集成、数据驱动、精益生产、跨界创新、人机融合”的方式,重构一二三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形成颠覆永远在途中、一直在路上的新生态。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