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搞产业,乐了种瓜好把式
在忻定盆地,这里独特的土壤气候地理条件,孕育出声名在外的小香瓜“灯笼红”。自然各村各庄都有几个种瓜好手。
北太平村51岁的冯东生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刚开始,单打独斗,自产自销,种少了不值当,种多了人手不够不说,还发愁卖。看着有人种辣椒,日子有了起色,他也跟着种开了辣椒,光明似乎就在眼前。他从几亩、几十亩,发展到上百亩。不料,摊子铺大了,田间管理跟不上,结果辣椒都烂在地里,十几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还欠下一屁股债。正愁得年也没法过的时候,冯青怀登门动员他种温室大棚小香瓜。
冯东生感慨地说:“主要还是身边有个好支部,村干部们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干,好事一桩接着一桩办。”
种上温室大棚后,冯东生才发现,和以前露天种可不全是一回事。吊蔓要技术,棚内温度控制要技术,水肥管理要技术,更不用说病虫害防治了,好在区里给种植户们聘请了专家,又搞培训又地头指导,冯东生不懂就问,有事就咨询。这几年,他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现在城里有楼房,出门有小车,心里美滋滋。
小香瓜种植户多了,合作社应运而生。冯青怀出资300万元,成立了忻府区鲜特佳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统一的培训、种植、施肥、管护、销售,既保住了北太平小香瓜的口碑,又避免种植户背地里互相争客户。
找对了路,就要坚定走下去
初夏的后晌,北太平村的香瓜产业园区里,三三两两的市民带着孩子来采摘。金黄的小花,飞舞的蜜蜂,翠皮的香瓜,孩子们不顾棚里的热浪,蹦蹦跳跳,从一个棚里跑到了另一个棚里,叽叽喳喳,满脸的兴奋和好奇。
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58岁的冯青怀背靠着大棚坐在门口,后背直挺挺贴上热烘烘的土墙,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回忆起当初,是他抓住区里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金钥匙”,动员村干部带头盖温室大棚。凭着办食品加工厂积累的市场经验,冯青怀选中了本地的特色农产品——“灯笼红”小香瓜。“大家都有经验,风险好控制。”
第一年,北太平村“灯笼红”就红了,每棚收入上万元。解决了重茬问题,大棚小香瓜走上了稳定发展之路。去年,又试水上网销售,一举拿下了20多万元的订单。
甜糯玉米是忻府区又一个特色农产品,更便于机械化种植。去年,冯青怀从省农科院引进花青素甜糯玉米。这个品种的甜糯玉米皮薄、肉细、味甜,富含花青素,具有防癌、抗衰老、改善睡眠等功效。上市时,每穗售价4元,比普通甜糯玉米售价高1.2元左右。
优质特产,有竞争力。去年试种了40棚,每棚纯收入5000元,今年扩大到100棚。
现在,花青素甜糯玉米在北太平村人眼里,是又一个致富的“拳头”。冯青怀说:“从大田玉米到普通甜糯玉米,再到花青素甜糯玉米,这就是我们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特字做文章,盯住优字下苦功,一定能蹚出一条金光大道来。”
用好改革这一招,乡村振兴添动力
小香瓜产业的发展,给北太平村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
全村5321亩耕地,现在已经集中到80多个种植大户手里。全村2040口人,三分之二已经洗脚上田,到城里务工。
土地出现大规模流转,每亩租金达到了1200元。
在北太平村,家家没有富余劳动力。冯青怀告诉记者,因为有温室大棚,务农时间一年长达10个月。就是妇女,现在干一天活也能挣到100元。正是考虑到人工有限,前几年,他把他的食品加工厂从北太平村搬迁了出去。
当然,最大的变化是人心的变化。前段时间疫情防控,村口要设检查点。全村44名党员全部报到,义务值守。村民们积极配合,纷纷给在外打工的亲戚朋友做工作,不要回村。
播明镇党委书记张文说,北太平村走上产业发展的大道,不仅为本村农民增收370多万元,而且带动全镇城郊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规模种植、科技示范、餐饮以及电商四大模块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张文认为,接下来就是要向改革要红利。今年,镇里在南太平村搞了土地集体化经营的试点,就是土地的所有权不变、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自愿、有偿流转,试行“一户一块田”,很受村民们欢迎。
最近,冯青怀有更大胆的想法,就是通过经营权流转,实现合作社经营升级为企业经营。他说:“经营权统一交给集体企业经营,零散地块消失了,全部采用标准化种植,下地干活就是上班,那时农业的综合效益将实现最大化。”
本报记者王利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