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珍惜荣誉名声
本报评论员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荣誉名声如冬季之篝火,引燃党的政治品格和生命激情;似道路之坐标,引领党员干部焕发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党员干部的荣誉名声不是孤立的,它如影随形,时刻影响着党的形象声誉。一棵时刻牢记党员荣誉名声的树,能昭示更多的党员干部站立成砥砺困难的“防护林”;一个靠优良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的时代标杆,能推动党员干部跨越障碍,为新乡经济社会发展树起“风正一帆悬”的傲然桅杆。
牧野大地流淌红色基因,太行山崖镌刻忠诚印记。新乡先进群体因永葆党的政治品格和生命活力,倍加珍惜荣誉名声,才不断续写崭新篇章,让先进基因因此长盛不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逆水行舟的战略机遇期,全市党员干部要倍加珍惜新乡先进群体的荣誉名声,倍加珍惜身在各自岗位的荣誉名声,以新乡先进群体为镜子照一照、为标杆比一比,保持清醒忧患,找准问题差距,密切联系群众,清除四风之弊,努力把新乡建设得更美好,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一些人在腐败之前,也曾勤奋工作,在多个地区和岗位上留下荣誉和好的名声,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但由于在关键地方管不好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纵观他们的人生轨迹,大多年少时家贫、青年时奋发、中年时得志,但他们在得志中得意,在得意中迷失,在迷失中疯狂,在疯狂中毁灭。不懂得倍加珍惜荣誉名声的“羽毛”,一旦失去才倍加惋惜。
倍加珍惜荣誉名声,党员干部应当是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他们率先垂范,百姓会爱屋及乌;他们假公济私,百姓就会恶其余胥。党的形象声誉无疑为此蒙羞。党员干部只有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才能取信于民、赢得人心,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更大的发展成绩。
倍加珍惜荣誉名声,党员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力戒放纵自我。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调研时,给市委、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内乡县衙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其实,人在百年之后都难免一死;骨,难免要朽。但人的荣誉名声却未必以人亡而亡,以骨朽而朽。那些牢记宗旨、守牢底线、廉洁为官、一心为民的人,虽死犹生,重于泰山。
倍加珍惜荣誉名声,党员干部不仅要清廉为官,还要事业有为。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权力是谁给的,应该为谁掌权,怎样使用权力;要始终站到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满足于“不出事”,还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只有动真格打硬仗,才能扫除顽瘴痼疾,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和支持。
责任编辑:焦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