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扶贫,社会捐助往往是一马当先,然而这样爱心形式的扶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扶贫,结局也往往是了了一下燃眉之急。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道理相当简单,几乎妇孺皆知,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到、做得好。扶贫是社会话题吗?当扶贫成为社会话题的时候,地方官员首先要感到“脸红”。恰恰相反,一些地方官员并没有因此脸红,更不会因此反省了。扶贫成了一种“产业”,成了一种“生财之道”,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向社会伸手,向国家财政伸手的良丹妙药。以至于闹出过“当选贫困县”后欢呼雀跃的笑料。
何谓之贫?显然只是物质的界定。而物质世界的贫与富,是与当今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驰。
即将到来的扶贫日,我们能说什么?能做什么?今天看来,依然是轰轰烈烈的捐赠;依然是把所有的目光都对着落后的村落、衣衫褴褛的孩子,然后留下无尽的感叹,或者泪楚楚的掏出爱心。之后呢,还会有“爱心大使”的巨型颁奖晚会,巨星云集,异彩纷呈,以此似乎足以证明了我们面对贫困的众志成城,大爱无疆。
10月17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这个节日的概念,没有触发太多的感触,所以也不想点赞,也不想差评。只是感觉这个节日,和那些欢呼雀跃的贫困县没有太多差别。无非就是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和那些贫困县的领导,还有衣不果腹的儿童一起欢呼雀跃。
我们一直在扶贫的路上,中央有扶贫机构,下面有贫困县。在没有这个扶贫节日之前,我们始终没有停止扶贫。公开资料显示,安徽省有3000个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村、570万贫困人口。山东全省还有7003个贫困村 500余万贫困人口。江西尚有3400个贫困村和386万贫困人口等等。各地亮亮家底,不怕丑,这是好事。但如果等着伸手向中央要钱,向社会要钱,只能是不作为。这就好比过日子,如果我老婆穿不好,孩子吃不饱,就说明家长没有努力。实在熬不下去日子了,去“啃老”几天也无可厚非,但不能始终抱有“啃老”的想法,要脱贫当然还要自己想办法。为什么扶贫了那么多年,我们还那么穷?这当然和一些地方政府的“啃老”恶习有关。
先天下之乐而乐,当我们的地方官员把这样的庞大贫困数据拿到桌面上的时候,相信还是有如此胸怀的。但至于如何扶贫?放到社会讨论,我感觉意义不大;指望社会捐赠,意义也不会太大。而真正有意义的,是我们的地方官员应该下去深入的走一走,看一看。贫穷,真的不是缺衣少吃那么简单,技术扶贫;机会扶贫;知识扶贫;点石成金的扶贫,真的比把要来的救济金一一分发下去的效果要强百倍。
码字的功夫,我收到了中国移动发来的一条短信,大意是回复1、2、5,就能对等捐1、2、5元。细看了一下具体单位,我还是回复了5这个最大的数字。这个单位是中国扶贫基金会,而不是红会。估计是红会的话,我连回复1的信心都没有。任何一种扶贫方式,最终的落脚点往往不是贫困,而是地方官员,被查处的“挤兑”扶贫款的腐败事件屡屡发生。如此扶贫,恰恰越扶越贫。不但“贫”了人民,更“贫”了政府公信。
责任编辑: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