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

2012-11-02 10:07:0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志贤

  双石桥起初为木桥,初建于唐代,位置就在今天的胜利街与西大街交会处,此事见诸于明代相关史料。公元1451年,有个叫李成的人曾改建此桥。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有个乐善好施的人叫臧荣,将木桥改建为石桥。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19年),新乡知县苑垡在石桥(时称衍庆桥)两边增建南北二桥,与衍庆桥合为一体,构成‘一步三座桥’的奇观。后来,该桥又经一名叫张登的人修葺,改称西门大桥。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1644年),新乡知县米寿图再次修葺。再后来,孟姜女河曾一度干涸,南桥废弃,成为两桥,俗称双石桥。”
  修桥铺路的事儿,古代的“政府”是不太管的,多是觉得“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缘故。因为古代是农业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不用太重视“物流”,也不用拉动“GDP”。不像现在,政府为了搞活经济、推动就业、拉动GDP,动辄成百上千亿元投资,把道路修得笔直宽广。当时,这些活儿多是有钱的善人来干的。比如1451年在新乡胜利路与西大街交会处建桥的李成,又比如1486年把此桥改为石桥的臧荣。
  李成和臧荣的行为,就是乐善好施。
  乐善好施的人是令人起敬的,原因是很多人做不到。做不到的人大概分两类,一是没钱的,觉得自己的钱还不够用,没有富余的可捐;一类是有钱的,觉得自己的钱另有大用,不能捐。从这方面说,我们就远远不如古人。因为古人知道:“贫而好施,功倍于富;贵而好聚,恶倍于贫。”
  先说个贫而好施的古人,这个人叫武训,清末人。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很,上学只能是在梦里想想。长大后因为吃尽了文盲的苦头,决心行乞办学。为了筹来钱,他除了乞讨,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做媒人,当邮差,表演倒立、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当马骑,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低声下气了10年后,武训手中的资本足够做“开发商”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行乞的初衷,买了300多亩地,创办了崇贤义塾,不指望收高额的学费来赚钱,免费让穷人的孩子来上学,真正做到了“再穷不能穷教育”。他是穷人行善的榜样。
  再说一个贵而不聚的楷模。宋末元初时有个叫余英的,是个经商天才,小小年纪就聚集了大量财富,在他居住的广东省饶平县及附近地区购买了大量田产。有钱的他非常热心“公益事业”,为防盗寇,他给村里建砦栅;为发展瓷业,他修桥铺路;为兴教育,他办义学。最感人至深的,要算是“捐赀活众”。
  并不是人人都像余英这么有钱。宋亡后,广东省海阳县的贫穷百姓欠了元政府3年的粮赋,计粮饷达万石、赋银达万两以上。元政府为杀一儆百,决定派兵清剿逃赋欠粮者。面对百姓将惨遭杀戮之灾,散乡毁宅之祸,余英于心不忍,替百姓缴纳了所欠的全部粮赋,使数千户乡民免遭元兵的大屠杀。这件事情,就是后来在清朝乾隆时期担任大臣的蔡新颂扬的“捐赀活众”。
  后来,余英又把自家的1500亩上好田产,捐给了潮州开元寺,作为禅寺开支费用,被称为“舍粟施僧”。
由此来看,乐善好施并不在乎穷富,而在一念之间。这一念的存或废,离不开道德的培养。所以司马迁说:“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 。”徽音是什么,是优美的乐声,是美好的名声。说白了,就是好的环境、好的教育、好的宣传,能使人乐善好施。
 

责任编辑:

关于 乐善好施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