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和:干得好

2012-04-20 10:08:4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社总编辑 尚建军 我和郑书记第一次接触是1976年。那时辉县正在修潭头水电站,我在辉县电业局工作,负责往工地送钢筋。那一天到了工地,已经天黑了,就在山下的一个院子里,从一口大锅里盛饭吃。院里坐...

新乡日报社总编辑 尚建军

 

    我和郑书记第一次接触是1976年。那时辉县正在修潭头水电站,我在辉县电业局工作,负责往工地送钢筋。那一天到了工地,已经天黑了,就在山下的一个院子里,从一口大锅里盛饭吃。院里坐了一堆人,有几个人在商量工作。旁边的人说,那就是郑书记。吃过饭,大家借着月光,往山上抬电线杆,人群中,我看见郑书记也在抬着电线杆。吆喝着号子,一步步往上挪。


    郑书记的威信就是这样在群众中树立起来的。


    后来常开大会,在县剧院里、大广场上,比如动员修转山渠、建电厂。郑书记坐在那里讲话,从不拿讲话稿,说话声音也不高,就像拉家常,但下面鸦雀无声。郑书记第一爱说顺口溜,比如“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真革命,假革命,水库工地上来鉴定”。第二爱举例子,说某个大队某某某,干了几件什么事。都是深山沟里的偏僻农村,他都摸得清清楚楚。那时不兴鼓掌,他的动员讲话时不时会引发大家的笑声。


    1976年的冬天,为了安排全县的山区建设工作,他带领县直局委的负责人,从东山出发,一路步行,翻山越沟,来到西山。白天看山,晚上开会,就住在老百姓的家里。我们的局长年龄大了,又有心脏病,所以允许带个通讯员搞服务,我就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近距离地感受到郑书记的气场、个人魅力和威信。


    后来再见他是1990年以后了。他从水电部副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到家乡组织了一批过去跟着他干的老干部,成立了一个老干部服务队。先是帮助山区群众给柿子树喷农药,治柿蒂虫,后来帮助修水渠、水池、修路,事业越干越大。那一年,我到尖山洼采访他,他们凿通了一个800米的山洞,把水引到山这边来。水流过来了,群众欢呼着捧着水喝,他和当年的老搭档、县长李灿坐在石头上,满脸的灰尘,满脸的疲惫,满脸的喜悦。当时我还不知道,就在不久前,他的老伴刚刚患癌症去世,他的内心,还压抑着满腔的悲痛。


    郑书记之所以退下来还有感召力,能把一批老干部聚集起来,无怨无悔地跟着郑书记吃苦,一是因为郑书记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辉县老百姓谋福利的;二是郑书记的个人魅力,他的为人、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地吸引着这些有正义感的人;三是大家对郑书记的晚年深表同情,愿意围拢过来给他以温暖。就连穆青这样的新闻界前辈、泰斗,都自愿参加了老干部服务队。


    在郑书记的带领下,深山沟里修通了路,架起了桥,栽上了树。最能了却郑书记的心愿,也是辉县东部山区近5万人口心愿的,是修通了北干渠。那是郑书记在任时做的规划、欠下东部山区群众的“债”。


    那几年,我常到尖山洼采访。给老干部服务队拍过专题片和新闻,采写了系列报道《有一种财富叫精神》。和老书记交谈,心灵会受到震撼,精神会得到升华。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辉县的老百姓怎样过上幸福生活。那些年旅游升温,他也很关心,他编了一个顺口溜,对发展旅游很有指导意义。他还准备把尖山洼建成旅游区,把拍石头乡的黑鹿河也建成旅游区。


    后来,郑书记病了,再后来,他去世了。


    那一天,天上飘着雪,我独自到他的坟上祭奠。沿途是群众自发挂的标语:“吃着白蒸馍,想到郑永和,浇上水浇地,想起郑书记。”那是老百姓对他的最好评价。


责任编辑:No.005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