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代娟 实习生 王雯婷 乡土古韵两夹弦,谁人不思“半碗蜜”。 二夹弦,又称两夹弦,是流行于豫北、鲁西南、豫东、皖北一带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胡有四根弦,分别夹着弓...
记者 代娟 实习生 王雯婷
乡土古韵两夹弦,谁人不思“半碗蜜”。
二夹弦,又称两夹弦,是流行于豫北、鲁西南、豫东、皖北一带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胡有四根弦,分别夹着弓上所系的两股马尾,用以拉奏而得名。
二夹弦是在豫东、鲁西南一带流行的“花鼓丁香”基础上,吸收了赞子、撵子、砍头橛等民间小曲后形成的剧种。经过历代戏曲艺人的艰辛努力,逐渐发展成熟并流传至今。其剧目多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农村题材较多,乡土气息浓厚。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二夹弦剧种在发展过程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过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二夹弦亮丽、委婉、甜美、抒情的唱腔,戏迷们喜欢称其唱腔为“半碗蜜”。
二夹弦音域宽广、音调上翻、大口吐字、小嗓拖腔、情趣盎然、表现力强,戏迷易学,好唱段很易流行,是豫东、鲁西南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戏曲艺术奇葩,为城乡群众所喜闻乐见。民间有俚语“二夹弦哼一哼,不穿棉袄能过冬”、“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去听二夹弦”等。
好听,是二夹弦的看家绝活。这个剧种的诞生,就与好听有关。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山东濮州有一姓明的秀才,虽然家境贫困,但他酷爱诗歌,精通韵律,一日,他听到女儿纺花时哼唱的小调与纺花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美妙悦耳,十分动听,于是便把谱子记录下来,教女儿唱。因遭天旱,父女俩南下逃荒,沿途唱着他编的小调乞讨,所到之处很受欢迎,这就是最初的纺棉小调。后来在“花鼓丁香”、“大五音”、“四股弦”的基础上,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逐步形成今天的二夹弦,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4省边界地区。
据《延津县戏曲志》载,清光绪年间(公元1890年),延津县就有二夹弦班社活动,延津县是二夹弦“河西调”起源的重要县份。其唱腔属板腔体和曲牌体的结合体,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三板、大板北词、二板北词、砍头橛、捻子、娃娃等。演出剧目均系民间生活小戏,唱腔流畅明快,古朴委婉,有《蓝桥会》、《站花墙》、《金镯玉环记》、《金鳞记》、《墙头记》等百余个剧目。
二夹弦“河西调”,早期是在农闲时以“摆地摊”的形式演唱,角色只有生、旦、丑。清末民初,二夹弦才有了自己独立的舞台,不再演“插当戏”,并引进别的剧种的伴奏曲牌,结合本剧种的特色进行改进,使二夹弦的音乐唱腔既能柔又能刚,既能抒情又有激情,行当也逐渐齐全。演唱真嗓吐字,假嗓送腔,音调柔和,轻快飘逸。
“南曲兴,北词废”,延津二夹弦对研究中国戏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我国戏曲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夹弦大口(真嗓)吐字,小嗓(假嗓)行腔,用真嗓把台词交代给听众,假嗓把婉转、华丽的旋律表现得流畅动听;前半句真假声均可,后半句则多用假声,句尾多高音,往往拖延数小节华丽的旋律,借助假嗓增强唱腔的艺术感染力。真假声交替,使二夹弦唱腔缠绵、婉转、柔美,在北方戏曲中非常有特色。
尽管二夹弦兴起时间不短,但1937年至1947年间,因为历史原因,延津县的二夹弦班社几乎全部停止活动。直到延津县解放,二夹弦才获得新生。1951年,延津县组建了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县级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延津县二夹弦剧团(原名群友剧社)。二夹弦由过去的三小剧种发展成为具有生、旦、净、末、丑全部行当,服装、道具、行头、美术、布景、灯光、全套舞台的音响设备,大戏、小戏、现代戏、历史戏都适应的大剧种。
二夹弦戏班通常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艺人们患难与共,合作很好。艺人多是一专多能,演员能演多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该剧种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戏。红脸的戏不少,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的也不多,多由红脸兼唱。近年来,由于老百姓忙于各种经营活动,无暇学习二夹弦,二夹弦对年轻人无吸引力等原因,已处于濒危境地。
据悉,延津县二夹弦剧团目前有40人左右,演职人员大多超过40岁,年轻演员特别少,最小的也近30岁了,演员青黄不接成了最大的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延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挖掘、整理、申报,2007年,延津县二夹弦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近,延津县县政府还兑现了退休老艺人的退休金,并且利用文化下乡、舞台艺术送农民等多种形式给剧团提供演出机会,为推动二夹弦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