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女交警“不爱红装爱武装” (1)

2011-01-14 10:56:57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大河新乡网讯(记者 赵新颜)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很多新乡人都会多看几眼“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交警。其实,女交警不是今日新乡才有的,早在半个世纪前,新乡第一支交警队伍里,就有13名女交警,她们是那个...


    如今的新乡已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城发展为了一座各项设施齐全的现代化都市,平原路等市内主要干道每日车水马龙,岗上交警一刻不得闲。李全民老人说,他们那个时代的车流量、人流量与今天的繁华都市不可同日而语。1959年,有关部门测试的数据表明:新乡最繁华地段,在上下班高峰期时的最大车流量为“一小时60辆车”。


    尽管车流量人流量较小,可局领导对交警工作的要求依然是高标准的。一天之内分5个班次,轮流上岗,从早上6时至晚上8时,群众都能看到交警指挥交通的身影。业余时间,局里还组织交警为饭馆刷盘子,帮商场打扫卫生,下工厂、到农村宣传交通法规。那时的新乡仅有一路公交车(从火车站开往河南师范大学),交警下乡常坐火车。李全民说,有一次领导指派她到新乡县大召营乡搞宣传,她急忙上了火车,后来才发现坐反了方向。那时她们都年轻,缺乏经验,常闹笑话。   


    上岗一年,人长高了也吃胖了。李全民老人说,来到城里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伙食的改善,早上能喝上豆浆,吃一个鸡蛋。这些如今看来都很普通的饭食,当时觉得“强过了天”。可惜好景不长,到了1960年自然灾害席卷全国,公安人员的伙食也开始定量,粮票成了比人民币还要贵重的票据。“别看当时粮食不够吃,粮票那么稀罕,可总有人拾金不昧。”据老人讲,经常有人把捡到的钱包交给交警,钱包里的东西一样都不少。


    颇引人注目的第一代女交警,在新乡街头仅存在了几年时间。1962年,新乡市公安局接到上级关于“女同志不适宜交警工作”的命令,解散了两个女交警班。据李全民老人回忆,女交警有的去了工厂,有的回了农村,留在公安岗位的还有她和魏绣珍等几个姐妹。


    没有红绿灯 全靠指挥棒


    “默默无闻干了一辈子,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第一代交警李国玉如此评价他钟爱的交警事业,以及他的战友们。


    “我们那一代人思想单纯得很,不管有多忙多累,都不会有牢骚。”李国玉老人说,不仅是交警,包括刑警、户籍警、治安警,心思都在工作上,哪有什么杂念。那时没有红绿灯,指挥交通全靠手中的指挥棒。为把指挥棒舞的好看又标准,他没日没夜地练习。每当站立于三尺岗台之上,挥舞指挥棒指挥交通时,李国玉内心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时隔数十年,他脑海中仍清晰地记得身材高大的队友国文舞动指挥棒那潇洒自如的动作。


    因当时国家物资供应紧张,公安部门4年才发一次服装,一套棉衣、一套单衣、一双单皮鞋。“一年是新的,两年是旧的,三年是花的。”李国玉说,交警的棉衣脏的最快,用肥皂一洗,脏的地方就洗成了白色。时间长了,一身好好的棉衣有白色,有蓝色,还有破洞,队友们就称棉警服为“花衣”。


    据记者了解,1962年我市第一支女交警队伍解散后,数十年没有设立女交警的岗位,直到如今新一代靓丽的女交警走上街头。世事变迁,时代发展,群众对交警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交警同志的工作依旧“辛苦并充实着”。


责任编辑:No.005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