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递员荆来太曾经的“活地图”和“定时钟” (1)

2011-01-07 11:32:5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大河新乡网讯(记者 赵新颜)午后,暖阳,79岁的荆来太老人坐于公园草坪前,眯缝着双眼,陶醉于豫剧悠长的拖腔中……. 老棉袄、布棉鞋,鸭舌帽边沿露出两缕苍苍白发,你很难看出这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人,...


    “活地图”与“定时钟”


    荆来太被誉为“活地图”,那时的新乡面积不大,百货大楼以东到北街口就是市中心,再往东都是荒地。石榴园就是最繁华的地段,那里住着百户人家,有“贾王高宗李刘洪张”8条胡同,荆来太烂熟于胸。原755厂家属院呈圆形,要进入院中心需得绕行,院中心排列着几排无差别的平房,就连门的颜色都一样。这样的“迷魂阵”不知迷倒了多少邮递员,常把信件投错。荆来太就利用业余时间悄悄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所有住家户的门牌,在他为职工送信的那段时间,准确率达到100%,职工们都很惊讶“这个邮递员咋投的这么准”。李西良老人回忆说,当年为拍好“迷魂阵”这张照片,还动用了直升机。


    作为“乡村邮递员”,荆来太骑自行车日行百里,日久天长,他竟练就了“定时钟”的本事,几点几分到达哪个村分毫不差。当时负责邮电局宣传工作的王鸿业,曾陪同省邮电局领导下乡收集荆来太的先进事迹。他回忆说,荆来太送信的准时性,让省局领导颇为吃惊。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少有人佩戴手表,新乡县一家食堂的炊事员竟把荆来太当成了“手表”。一到中午,总有人催着炊事员“时间不早了,该蒸馍了”,他就说:“不晚,等邮递员送了报再蒸馍也不迟。”这名炊事员每天都按照荆来太送报的时间点做饭,王鸿业来调查时,炊事员还不好意思,说蒸馍的笼屉总是往外跑气儿,老荆送来的报纸我瞧不了几眼,就糊上了笼屉口,每天都是这样。老荆真准时,从来没误过事。


    第一辆摩托车


    在那个交通和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信件往往是人们远途交往中最为快捷、最为常见的方式,因此邮政事业对邮递员的第一要求就是“及时”。荆来太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的邮电局投递班仅8名邮递员,一组4人,分别负责城镇和乡村。每人负责两条线路,因第二天要走第二条线,所以当天的信件必须送完,否则就延误了用户的收信时间。


    说到交通工具,荆来太老人也感慨万千。他上岗的第一天,局里就发了一辆自行车,不过是一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在当时自行车可是稀罕物,一般人买不起,全市都没有几辆。起初,他骑着自行车感觉很自豪,尤其是下农村,一下车,就围过来一大帮看稀罕的农村娃。由于车座硬而窄,一个星期下来,竟把他的大腿根都磨出了血,回家一看,血水和裤子都粘在了一起。那时的农村很少有公路,每逢雨天路极不好走,不能骑就推着走,再不行就扛着车走。


    荆来太老人骑着当时全市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十几年如一日,把信件及时准确地送到了用户手中。直到上世纪60年代,局里为他配备了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摩托车,那也是新乡市的第一辆摩托车。荆来太老人说,第一次骑摩托车送信时,他办了一件“丑”事。尽管这辆摩托车是“二手货”,可他刚领到手时还是很兴奋。学了一些简单的操作规程,他就匆匆忙忙上路了,骑到百货大楼岗楼时,就看见警察挥舞着双手,老远就冲着他喊:“停车!停车!叫俺看看你的车!”原来,这么先进的交通工具,就连警察也没有亲眼见过,见有人骑摩托车,他们还真想好好见识一下。谁知,老荆怎么也停不下来,他只会开不会停。


    现在的城镇邮递员已从当初的4名扩充至今天的百余名,当初的自行车都换成了电动车,投递时间缩短了一半,针对远途或量大的信件,还增加了汽车投递。汽车、电动车的运用也减轻了邮递员本身的体力劳动,增加了车辆的承重量。


    说起邮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送信、送报”。据记者了解,新时代的邮政事业已从单纯的投递业务拓展为集储蓄、快递、报刊零售以及服务“三农”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


责任编辑:No.005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