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曙辉,原名水源,又名陈曦,学生时代即受革命思潮的影响,立下了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1940年秋,在一次反扫荡的激战中,壮烈牺牲于河北省曲周县北寺头战场,年仅25岁。 矢志报国 投笔从戎 陈曙辉,1915年...
1938年,日本鬼子打到了新乡,我市太行山区聚集了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驱日寇,保家乡,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被誉为“孤胆英雄”的郜国武,即是其中一员,他今年已是88岁高龄的老人,向记者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
一
郜国武1922年出生于新乡县大召营乡中召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3岁时就父母双亡,开始给地主家当小伙计。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铁蹄开始践踏中国。郜国武虽然没有念过书,但从小听《杨家将》、《岳飞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当亡国奴的思想已在他脑海中形成,再加上哥哥参加工农红军的影响,听说毛主席、朱司令带领的八路军打土豪、分田地,是老百姓的队伍,便萌生了要跟着八路军打小日本的想法。1年后,日本鬼子一路烧杀抢掠来到了新乡。目睹了日本军队暴行的他,义无返顾地加入了当时在太行山一带活动的游击队,从一名地下工作者做起,向八路军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情报,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一些与他同龄的伙伴背叛了祖国,当起了汉奸。“我就是饿死,也要打小日本,我从来都没想到过能活到今天,每次去偷袭小日本,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他义愤填膺地回忆着说。
郜国武最初参与抗日活动,是从潜伏在伪大队长刘连清家当长工开始的。为取得他们的信任,及时了解日伪军和汉奸的活动情况,郜国武在他们家表现得非常“勤快”,除下地干活外还干家务活,再加上脑袋瓜比较灵活,嘴巴也比较甜,逐渐赢得了他们全家的信任,为获取大量有价值的情报打下了基础。有一次刘连清和另一名汉奸刘鸿谈了两个重要的情况。第一个是,日本打仗伤亡很大,士气很低落,兵力分散,看来实力不强。第二个是,刘连清问:“你看到飞机场上日本人的飞机没有?”刘鸿说:“我看到很多飞机。”刘连清又说:“飞机场上布置的飞机都是假的,是木头做的。”听到这些,郜国武及时向上级作了汇报。
1941年5月,日本侵略军在占领了我国广大领土之后,八路军挺进敌后,建立了太行山根据地。豫北重镇新乡成了日本侵略军的要塞和进攻我根据地的跳板。当时新乡有个同和裕蛋厂,是日军留守处之一,根据地就决定要先干掉这个留守处。时任区委书记的陈国香,把侦察敌情的任务交给了新乡县大里村党支部,最后,这个任务落到了郜国武和张金忠两名同志身上。经过外围侦察,两人得知,这个留守处雇佣了许多百姓做苦力,其中有个雇工头儿叫董孬蛋,对留守处的情况十分了解。活儿多的时候,可以通过他找苦力,有他发的临时通行证才可以出入。为了接近这个雇工头儿,郜国武多方打听,得知他是个大孝子,就决定先从他母亲身上做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郜国武二人和董孬蛋套上了近乎,把情况也摸得一清二楚。5月下旬的一天,郜国武和党员刘明祥在夜里11时到西合村小河北地接部队。武工队全是便装,十分精悍,如约登船过卫河,走后门,迅速占领留守处每座房子。敌人正在梦里就当了俘虏,连衣服都没穿就被抓个正着,共抓获51个俘虏。日本指挥官万万没想到,新乡周围有很多碉堡,城内驻守众多日伪军,戒备森严,竟还让八路军掏了心窝儿,端了留守处,捉了太太小姐。这次端掉敌人留守处,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配合太行山军民反扫荡,为新乡人民除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行军区首长皮定均(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先后任兰州、福州军区司令员)和地方党委十分高兴,表彰了郜国武和武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