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孤城两面沙,东南遍地碱生花”、“沙堤古柳数枝摇,千顷何曾见一苗”、“民熬碱土为盐食,妇纺棉花作布经”、“民贫到骨差尤重,地碱无毛税尚多”、“津度已无袁绍壁,簧官尚有蔡邕碑”…… 古延津的民...
原县志办主任李贤才将古延津总体特征总结为,典型的“自然条件恶劣,历史文化丰厚,经济生活落后”的黄河故道区。
康熙四十一年,有人将疾苦情景列为《条陈延津生民病苦十五事》,后人将其收录于《延津县志》。其十五事为“荒芜之由、不耕之地、畏垦之累、病垦之害、害地之藩、引盐之累、贷粮之望、驿马苦累、飞祸累害、牧可补耕、地土之宜、新革杂税、革新陋规、红花当苗、革除恶习”。
十五事皆与黄河水患、盐碱遍地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第一条荒芜之由:“明成化年间,黄河南迁,四境尽属不毛之地,奉旨踏勘,不堪种沙压碱地八百八十二顷。第二条不耕之地:今年飞沙积处,渐成丘垅,明年高处沙移,又复成坑,开垦徒劳无益,历代绝耕。”第三条畏垦之累:“延邑之地,难等他邑丰饶,尺寸丈量一定不易之亩,民虑后来查丈之累,有可耕终不可开者,此也。”第六条引盐之累:“今本朝盐政之严,最禁私煎,在官奉法惟谨,在民畏法不遑,谁敢私煎私贩。”
今日延津大地生机勃勃,人民丰衣足食,很难想象先祖们的困苦生活,李贤才老人说,前人所陈十五事今日读来字字如血泪,使人倍加珍惜今日的富足生活。
延津人宋约被浙江人奉为城隍神灵
■宋约何许人也
在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上,生为名宦,殁而为神,至今仍为百姓纪念,且被党和政府奉为廉政文化教材者,寥若晨星,在黄河故道胙城县就出了这样一位好官,名宋约。
宋约,字文博,明朝时胙城县宋庄(今延津县魏邱乡)人,明成化年间进士,曾任唐邑令。明成化六年,始建浙江省汤溪县,宋约任第一任知县。
据史书记载,明成化年间朝政腐败,灾害频发。当时的汤溪既属商贾云集之地,亦为盗贼窥视之所,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宋约“学优才敏,操履端洁,复善柔能”,作为首任汤溪县令,他“慎选县址,重教爱才,奏章免税,革除劣习,智剿盗匪,巧治奸人,治虫保稻……”宋约在任8年“劳绩茂著”,汤溪人列其德政,如两袖清风等多达18项50余条。
■治县有方
一次,太监汪直的干儿子汪敬借采办之名前来骚扰汤溪,他让宋约派50名挑夫伺候他游玩。宋约答道:“眼下正值农忙,乡民们起忙于春耕。汪大人所需民夫就由本县衙充当吧。”说罢,宋约勒紧官衣就要挑担。汪敬只好讪讪地说:“宋大人,贵县派不出民夫就不打扰了。”
汤溪有“牛耕田,马吃谷,饿稻鬼抢谷,百姓哭”的俗语,说的是快成熟的水稻因虫害而枯死的现象,此虫被称为“饿稻鬼”。此虫繁殖能力极强,宋约苦思冥想不得治虫良策,忽见飞蛾扑火,顿悟。农历六月初一,宋约命全县筑土台,支油锅,油中漂灯草一束,夜间点燃。一见光亮,成群的“饿稻鬼”扑向油锅,被烧死无数。这一年,汤溪水稻大丰收,从此百姓把农历六月初一定为“保稻节”。
■宋约后人的浙江之行
宋约去世后,被当地百姓奉为城隍,修建庙宇,供后人敬仰。汤溪城隍庙因建筑宏伟、雕刻精细、壁画华丽、保存完整,被誉为江南第一庙,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雕刻大量勤政廉政楹联诗词,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内涵。每逢农历四月十六(即宋约生辰),前来祭拜宋约的百姓就会络绎不绝。
去年的农历四月十六,汤溪城隍庙迎来了4位特殊的客人。宋约28世孙宋万明与29世孙宋森熠及延津退休干部张明光、张儒。他们在汤溪城隍庙管委会负责人谢光浚的陪同下,参观庙宇祭奠先祖。当得知自己的祖先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汤溪作了几百年的城隍神时,宋约后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