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新乡网讯 (记者 赵新颜 实习生 冯淑萍)7月31日,一位身材消瘦、腿脚不便的老人颤颤巍巍地向记者递交了自己抄写的革命歌曲,老人抄得极认真,足有8页纸。 老人名叫张海龙,经过一番攀谈,记者才得知...
大河新乡网讯 (记者 赵新颜 实习生 冯淑萍)7月31日,一位身材消瘦、腿脚不便的老人颤颤巍巍地向记者递交了自己抄写的革命歌曲,老人抄得极认真,足有8页纸。
老人名叫张海龙,经过一番攀谈,记者才得知老人今年已83岁高龄,是一位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老军人。仰望老人挂满军功章的照片,聆听他娓娓道来的革命故事,记者肃然起敬。
抗战末期参加革命
1927年,张海龙出生于山西省陵川县侯庄村,10岁离母,15岁丧父,跟随叔父勉强度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张海龙10岁,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充满了对饥饿与寒冷的体悟,对亲人逝去的悲痛,对子弹火药的恐惧,对日本鬼子的愤恨。
1943年,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叔父在反扫荡时被日本鬼子一刀捅死。小脚婶娘无力养活5个孩子,张海龙只好带着妹妹投奔姥姥,姥姥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只好又投奔姐姐,与姐夫一家人吃糠咽菜。1945年,由于张海龙缴不起公粮,被日本鬼子强行带走,托了保人才捡了一条命。回村后,农会主席就动员他当兵。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张海龙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13岁的妹妹被送去当童养媳,他媳妇被送回娘家,不到5个月就得伤寒病死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年仅18岁,曾参加过儿童团的张海龙横下一条心:一心跟着共产党,坚决走革命道路。
时代的惨痛经历和无边的贫穷使这个18岁的小伙子刚刚接触中国共产党便下定决心要跟党走,解放全中国。
战争中的苦与乐
张海龙老人说,他忘不了“小米加步枪”的艰苦时代,但艰苦中也有乐趣。
1947年4月,部队在汤阴追歼国民党四十九旅时,张海龙偶感风寒,连日高烧不退,老乡用驴车把他送到林县黄花营陆军医院,医生都说他命难保,幸亏一位烈属老大妈用“挑羊毛丁”的土方,才救了他一条命。
张海龙老人说,军营里的趣事也不少,战士们对付虱子真是一绝。每个战士身上都生虱子,睡觉时,虱子便开始猖獗,咬得人睡不着觉。有的战士干脆把衣服一脱,趁虱子聚集到衣缝处开始打歼灭战,一条黑线马上就变成了一条红线。有的战士拿衣服往火上烤,虱子承受不住,到处乱跑,只要用力拍打一下衣服,就能听见虱子掉进火里发出“咯吧”的声响。
此生难忘战友情
在枪林弹雨中建立的战友情是世上最珍贵的感情。1952年10月,美帝国主义对朝鲜发动了秋季攻势,张海龙和他的战友同守卫在坑道里,坑道内阴暗潮湿,整天以油灯照明,因长期不见阳光很多同志都得了关节炎。朝鲜的10月,天气已经很冷了,很多战士就铺上一层厚厚的干野草,然后再铺一层白布单子。战友吴久帮张海龙铺了干草后,又铺了一条灰色羊毛毯子。据张海龙回忆,战友吴久和他一起通过一道敌人炮火封锁线时,吴久让他先跑步过去,当吴久跑到封锁线时,“轰”的一声,浓烟滚滚,战友吴久18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当想到吴久,张海龙老人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那条羊毛毯子他保存至今。
1956年,张海龙转业至新乡市糖烟酒公司任工会主席。1970年,他被调至市物资回收公司任革委会副主任。1984年,他办理了离休手续。如今,张海龙老人每逢八一建军节,就会为周围朋友讲战争故事。他常说:“不知道战争年月的苦,就不知道和平年代生活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