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久远 村落依旧 (1)

2010-07-21 09:56:1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西大阳堤、中大阳堤、东大阳堤、杨堤、贺堤、油坊堤、赵堤、朱堤、小赵堤、关堤、普堤、刘堤、马堤、原堤、安保堤、张堤,翻阅1993年出版的《河南省新乡县地名志》,你会发现,在美丽的新乡县境内,仅以“堤”...


    南苗庄,隶属七里营镇。苗氏先祖的墓志铭记载:“黄河南移,祖先到此垦荒,因距村太远,于嘉靖初年南迁移高滩顶上定居,以祖籍村名称南滩苗家庄。清末时,该庄改名为南苗庄。”


    据说,龙泉村是源于黄河故堤南坡上的一条土龙。很久以前,人们把村民王常德和梁园两家所在地叫做“龙头”,两家家门前的两口井叫做“龙眼”,两棵杨树叫做龙须。土龙弯弯曲曲向东延伸,叫做龙身。村民为免灾祸,出资在龙头处修建龙泉寺,龙泉村因此而得名。


    明朝初年,一支赵姓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新乡县境内一座黄河流经的村庄,搭草庵居住,该村初名为“草庵”。后来,将村名改为永安村,寓意永远安康。


    新乡县县志办主任牛庆新告诉记者,新乡县境内地名的命名特征,不外乎以姓氏、人工建筑、军事事件、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庙宇、古塔、著名人物命名等方式,但很多村庄的命名都渗透着黄河的历史与文化,这是新乡县乃至整个黄河故道区地名的一大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原生态的黄河记忆


    ■二龙戏珠助大禹治黄


    在新乡县一带广泛流传着青黄二龙为大禹治水立下汗马功劳的神话,听之令人称奇。


    传说,大禹治水时,青龙和黄龙跟着大禹风里来雨里去,累得筋疲力尽。治水成功后,大禹见二龙消瘦无比,心有不忍,就命二龙进深山休养生息。可二龙却不舍离开大禹,大禹左哄右哄,二龙才勉强答应休息。临走时,大禹就把黄河两岸百姓行云播雨之事交与二龙。二龙不忘重托,使黄河中下游地区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二龙四处奔波,精疲力竭,它们的汗水在山洞口凹坑处积成了一颗西瓜大小的宝珠,光彩夺目。原先累病的二龙顿时来了精神,围着宝珠飞来转去,啥病也没有了。


    ■黄河南滚乃秦始皇所为


    古时流传秦始皇赶山填海一事,有着丰富想象力的新乡县人便把秦始皇赶山填海的传说与黄河南滚融为一体,演变成千古流传的故事。


    秦始皇统治时,新乡有人刨树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硬物,刚要细细磨洗,谁知那棵参天大树霎时跑掉了。于是此人认定此物不是凡物,应献于皇上。秦始皇得此宝后,暗暗盘算,此物能将树撵跑,就不能把山赶走?何不用此物赶山填海,使地界更宽广。于是,秦始皇下令赶山填海。


    掌管黄河中下游的河神,得此消息,连夜让黄河向南滚去,直到滚出获嘉县、新乡县境外。


责任编辑:No.005

关于 涛声 久远 村落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