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亘古不息的文化大河 (1)

2010-07-07 10:11:4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择水而居,逐水而生,人类文明与江河流徙密不可分。 新乡,黄河文化薪火相传,张良刺秦、毛遂自荐、黄袍加身,青堆遗址、黄池遗址,黄河号子……每一则动人的历史故事,每一处先祖生活的地方,每一项伟大的文...


    ■ 豫剧“母调”祥符调


    详符调的原生地是封丘县清河集,因清河集历史上长期归祥符县管辖而得名。祥符调是地方性比较强的豫剧流派,集文学、音乐、舞蹈为一体,源于黄河故道本土文化,流传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故道地区乡村市井文化的集中代表,也是最早培养豫剧祥符调演员的基地。祥符调,哺育过杰出的豫剧教育家孙延德,唱红过陈素真、闫立品、桑振君等祥符调的领军人物。


    ■ 延津二夹弦


    延津二夹弦是现存的稀有剧种之一,关于它的起源没有正式的历史文字记载。据《延津县戏曲志》记载,在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85年左右),延津县就有了二夹弦班,初期只是农民在农闲时,拉着四胡说唱娱乐,后来发展成少数“摆地摊”的形式演唱。


    黄河号子喊出船工喜怒哀乐


    ■ 比“刀郎木卡姆”还要原生态


    “喂喂拉上来,喂喂上来,我都往前拉啊……”“天上下雨,嘿嘿,地生金,人留子孙,嘿嘿,草留根……”


    顶着火辣辣的日头,站立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河大堤上,头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光着两只脚板子,扯开喉咙高唱一曲苍凉、浑厚的黄河号子。


    长垣县苗寨乡宗寨村几位老船工地道的黄河号子,就连村里人也难得一听。大学生村官、苗寨乡文化普查员刘杰说,老人们毫无修饰,发自内心的“吆喝”声,简直比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中的“刀郎木卡姆”还要原生态。


    据刘杰介绍,表演黄河号子的老人都是本村村民,在航运盛行而农业不够发达的时代,他们就靠着跑航运生存,村里健在的老船工,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也有62岁。


    在宗寨村,记者见到了今年77岁的宗时良老人。老人虽已年过七旬,身板却很硬朗。他告诉记者,黄河船工从不行“哑巴船”,只要一跑船,就开始喊号。检修过的船下水时唱“威标号”,接着就唱“搭篷号”、“起锚号”、“撑篙号”,有时候还唱“顺船号”、“推官号”,最多的是“拉纤号”。


    随着航运事业的由盛转衰,老人们已成为黄河岸边最后一批船工,黄河号子也随着曾经穷困的生活封存在了记忆的深处。出于对弘扬黄河文化的责任感,大学生村官、苗寨乡文化普查员刘杰搜集了部分资料,报于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王明磊介绍说,黄河号子是黄河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历代黄河河工在治黄实践中用汗水哺育的一项黄河文化。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黄河号子》项目榜上有名。


责任编辑:No.005

关于 一条 亘古 不息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