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崔敬)11月6日上午,在新乡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董文鸣等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的主要成效,并回...
本报讯 (记者崔敬)11月6日上午,在新乡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董文鸣等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的主要成效,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十四五”以来,我市市场规模持续壮大、市场结构不断优化、监管体系持续健全、监管效能稳步提升,有力开创了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新局面。目前,“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强劲动能。
改革赋能,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十四五”期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办法,着力打破贸易壁垒、促进要素流通。市政府常务会学习《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新乡市公平竞争会同审查工作指引》等措施,强化政策措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
2021年以来,共审查新增政策措施2200余件,督促起草单位清理整改政策措施49件。聚焦3个攻坚事项、14个牵头任务,改革挖潜,创新赋能,企业省内自由迁移、一业一查等课题全部破题。建立全市高端认证培育企业库,入库企业210家。开展“三同”认证,取得全省第1个《同质同标同线预包装食品认证证书》,服务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此外,还指导5家企业率先完成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与披露,全市碳披露类直接涉碳产品认证证书11张,助力企业打通欧盟市场壁垒。开设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便捷通道,服务企业进口产品快速通关。
服务提效,经营主体实现量质齐升
“十四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围绕做大增量、稳定存量、提高质量持续用力,推动全市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我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拓展“证照联办”场景,推行企业开办“1110”模式,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服务效能,推行“无感续证”。
截至目前,平台已纳入全市经营主体信息48344条,为企业精准服务31995次,有效解决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过期未延续问题,经验被全省推广。“十四五”以来,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64.23万户,较“十三五”期末增长47.11%,全市企业个体比为41.67%,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质量聚势,质量强市建设成效突出
我市以服务产业兴市、推动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出台政策措施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广泛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引导企业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建立政府质量奖培育库,入库企业640家,“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培育库入库企业297家。
“十四五”期间,卫华集团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实现我市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新增河南省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5家,新乡市市长质量奖及提名奖14家;我市13家企业的19类(个)产品被授权使用河南省“美豫名品”公共品牌,总量位居全省第三。
此外,我市实施重点产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新乡县振动产业入选国家级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获嘉县农机装备产业获批为国家首批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
我市坚持标准引领,牵头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86项、团体标准108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累计达2.67万项,较“十三五”期间增长110%。制定全省首批预制菜团体标准10项,进一步巩固了新乡市在预制菜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创建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4个,较“十三五”期间增长100%。
创新驱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绩斐然
我市持续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五大工程”,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体系,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建设的国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受理的国际专利分类(IPC)号从40个拓展至95个,起重和电池相关产业专利授权周期大幅压缩80%以上,为我市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我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866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达1917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13件。我市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培育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强企107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原农谷”商标取得33个类别注册证书。全市中国驰名商标达37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达18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综合治理,推动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我市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市场监管领域“4+2+2”重点工作,对校园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违法广告、守护消费等专项执法,严厉打击传销、养老诈骗、医疗美容、电动自行车、电子计价秤、“特供酒”等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我市深化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全面加强信用监管,强化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持续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发展ODR企业1330家、放心消费主体1908家。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受理处理消费者诉求40多万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两千余万元。
保障民生,严守“三品一特”安全底线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全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药品抽检合格率达99.83%,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领域风险隐患防控能力持续提升,守住了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