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志松)11月5日,在新乡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培山等介绍了我市“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
本报讯 (记者 刘志松)11月5日,在新乡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培山等介绍了我市“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时期,我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新乡市“十四五”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落地见效,各项主要指标进展顺利,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核心指标优于预期
我市始终将维护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91岁,较“十三五”末(2020年)提高超过2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等核心健康指标均优于国家、省定目标,并持续向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14%,较“十三五”末实现显著提升。这些数据标志着新乡市民的整体健康保障达到了新高度。
公共卫生防线更加牢固,应急能力实现跨越
着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谋划实施了市疾控中心扩建项目,全力打造区域卫生检测检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高地。分级组建了15支(1支市级、14支县级)传染病应急队伍,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实现了“监测预警一张图、应急指挥一张图”的阶段性目标。在应对多轮疫情考验和洪灾后的防疫消杀中,我们的队伍经受住了实战检验,守护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医疗服务体系提质扩容,优质资源更加可及
持续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倍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平原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东院区正式开诊,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开院区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显著增强,9家县级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医院。基层网底不断夯实,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全部达标,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到89.65%。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覆盖所有县市,构建起了“县强、乡活、村稳”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中医药传承创新加速,特色优势日益彰显
大力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广泛开展“西学中”培训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均设置“治未病科”,中医药在疾病防控、诊疗、康复中的独特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百万余人次免费发放中药,助力疫情防控,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建设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2个、省级示范中医馆39家,全市实现“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服务”,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重点人群服务优化完善,全周期保障有力
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100%,超过省定目标;303家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迅速,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69个,成功通过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省级评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集成办理超万件,位居全省前列。
健康新乡建设深入推进,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以爱国卫生运动和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巩固提升为抓手,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市民文明健康素养全面提升。率先在全省开展结直肠癌早期免费筛查工作,作为“新乡特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我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行业监管,提升信息化水平,发展新医药产业,卫生健康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十四五”以来,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在攻坚克难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在深化改革中实现了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