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思政课”,让立德树人走“新”更走“心”

2025-03-18 19:35:48 来源:  点击:  收藏

来源:十堰晚报3月14日,Y831次“韶山号”红色研学专列鸣笛启程,载着1500余名学子驶向韶山,正式拉开2025年红色研学活动序幕。这趟列车不仅承载着青少年的求知热情,更以创新形式让红色教育“动起来”“活起来”...

来源:十堰晚报

3月14日,Y831次“韶山号”红色研学专列鸣笛启程,载着1500余名学子驶向韶山,正式拉开2025年红色研学活动序幕。这趟列车不仅承载着青少年的求知热情,更以创新形式让红色教育“动起来”“活起来”,成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注脚。

一趟列车,何以承载如此厚重的时代使命?从车厢设计到课程设置,从安全升级到服务保障,这趟专列将铁路的“硬实力”与红色教育的“软需求”深度融合。当列车穿行于湘中山水,车窗外的风景与车厢内的历史光影交相辉映,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就此展开。

“铁”的担当,铺就红色教育新轨道。铁路部门开行红色研学专列,本质上是公共服务从“运输人”向“塑造人”的跨越。从普通列车到全场景移动课堂,看似是车厢功能的升级,实则是服务理念的迭代。智能播控系统实现“一厢一主题”,3D彩绘技术打造流动文化符号,200余项设备改造保障安全运行……这些细节背后,是铁路企业跳出传统运输框架,主动对接国家育人战略的自觉。数据显示,今年计划开行的200多趟专列将覆盖20余万名学子,这一规模不仅是运力的提升,更凸显了铁路服务国家大局的“铁肩膀”。

“新”的路径,激活思政教育生命力。红色研学专列的价值,在于破解传统教育的“距离感”。当课堂从教室搬到列车,从静态讲述变为动态体验,红色教育便有了更深的感染力。学子们在主题班会中演绎革命故事,每一步都是对红色精神的具象化感知。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可触可感的集体记忆。教育方式的创新,正是为了在青少年心中刻下更深的信仰烙印。

“青”的奔赴,照亮民族复兴新征程。当“韶山号”年运送20万学子奔赴红色圣地,其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运输服务。在价值多元的当下,这种“铁路搭台、教育唱戏”的模式,为新时代青少年提供了触摸历史肌理、感悟精神伟力的鲜活场景。今天的学子在移动课堂中埋下的信仰种子,未来必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从“强国有我”的誓言到“请党放心”的行动,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正是民族复兴最深沉的力量。

车轮滚滚,驶向远方。红色研学专列不仅跑出了铁路服务创新的“加速度”,更标注了红色教育守正创新的“新刻度”。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旅途中读懂“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明确“向何处去”的人生志向,我们便能清晰听见一个民族精神崛起的铿锵足音。我们也期待,这堂“车轮上的思政课”,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青春中国贡献更大力量。(闫钰)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头条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高清图集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