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崔大祥
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医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的制备、生物学效应与安全性评价,基于纳米粒子标记与效应的肿瘤早期筛查与传感系统的研制等。发表SCI论文4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欧洲与美国发明专利4项,中国专利授权183项。
崔大祥(右一)在指导学生。本栏图片均为田维林 张丽 摄
□本报记者 曹萍 本报通讯员 张亚囡
对着仪器吹上一口气,就能筛查出人是不是患有早期胃癌;吞下一颗“胶囊内镜”,就可以把各类胃肠道疾病全都“揪出来”……这样的“黑科技”如今已不是幻想,在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医学院院长崔大祥及团队的努力下,正逐渐照进现实。
做过医生、当过老师,学医出身又扎根纳米技术领域攻坚克难,崔大祥的跨学科研究不断突破界限,“打开了创新可能性的大门”,运用纳米技术破解医学难题,一个个科研成果应用落地,让科技力量为更多人带去健康。
1
跨界者
主要研究纳米材料制备、智能检测仪器研制与转化、纳米传感器与智能高效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等,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系主任、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不了解崔大祥的人,单看介绍,很难想象他最初的专业是医学。
“我大学学的是临床医学,那个时候本科还是6年学制,每天都捧着厚厚的各科课本,不停地背。”11月23日,崔大祥笑着告诉记者。年近60岁的他身材瘦削、沉稳温和,话语间透着浓郁的乡音。
崔大祥的老家安徽桐城,因六尺巷、桐城派而被大家所熟知。“我当时读的桐城中学走出了不少院士,在各行业都取得很大成就。”谈起家乡,崔大祥掩不住地骄傲。
浸润其中,高中时的崔大祥暗下决心,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高考时,他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朝着救死扶伤的目标开始努力。
大学毕业后,崔大祥选择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那个时候我的专业是骨肿瘤。因为骨科损伤修复的需要,我开始了解高分子材料专业等,转变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崔大祥回忆。
攻读博士时,崔大祥转到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跟随著名学者苏成芝学习。
高分子材料、基因检测,崔大祥渐渐接触到最前沿技术,逐步开启从临床医学向医工交叉的转变。2000年,崔大祥远渡重洋,前往德国MaxPlanck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里他再次挑战,踏入一个全新的尖端科技领域——纳米材料。
“在德国的4年时间,基本都在与纳米打交道,从零开始学习琢磨,组建了研究所的生物纳米工程中心,将纳米技术与医学‘跨界’结合,研发出不少创新成果。”在崔大祥的印象中,那是一段非常纯粹的时光。
在国外时,崔大祥收到不少国家的邀请,但他毅然选择了回国。“‘当老实人、学真本事、做开拓者,扎扎实实为国家做实事’,导师苏成芝的话我一直记着。那时国内生物纳米技术刚起步,更需要科研攻关,我也相信会大有可为。”崔大祥非常坚定。
多年来,崔大祥深耕纳米医学这个交叉前沿领域,研发一系列纳米材料及技术等,在肝炎等传染病快速检测、肿瘤早期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方面取得很多突破,让小小纳米在人类健康领域迸发巨大能量,带领中国技术一步步走到国际前列。
2
攻关者
“这个是我们最新研发的‘胶囊内镜’,正好办公室有个实物,给你们看看。”谈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崔大祥马上从座位上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手指肚大小的“胶囊”,兴奋地展示起来。
说起个人和成就,崔大祥总是简短几句带过。但聊起科研,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善谈很多。
“这是个‘轻骑兵’,可以游走在人的胃肠中探查黏膜下较深位置,突破传统胶囊内镜在诊断准确性和能量供给方面的局限,实现了无线供电和精准控制。”崔大祥指着“胶囊”内的细小部件说,它除了可拍摄常规图像识别形态变化明显的病灶外,还能够特异性“点亮”特定病灶组织,让很多病无所遁形,对于息肉等一些小的病变可以就地“干掉”。
今年4月,崔大祥团队在国际权威专业期刊发表了这个最新研究成果——智能磁控无线供能近红外荧光胶囊内镜,能够精准诊断各类胃肠道疾病及早期胃肠肿瘤,被视为该领域重要突破。
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胶囊,内部却大有乾坤,涉及纳米材料、软件、传感器等很多高精尖技术。“这就是医工交叉的成果。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壁垒,多学科交叉融合,才有可能带来突破性的创新,真正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崔大祥的科研总能直击痛点。
医学、材料、电子信息、物联网、仪器……在崔大祥的团队中,成员专业背景非常多样化,不同专业学科的碰撞在很多领域激发出无限可能。
通过确定筛查早期胃癌的呼气标志物,并对此开发出超灵敏特异检测传感系统,研发出只需检测呼出气体,即可发现早期胃癌的技术;参与项目“多功能分子成像肿瘤诊疗关键技术及应用”,实现肿瘤“诊断同时治疗,治疗同时监测”,为肿瘤分子水平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手段,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带领团队完成基于纳米技术的乙肝病毒及肝病全程的快速侦检技术,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崔大祥和团队始终紧盯临床中的关键问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引领我国纳米医学研究走在国际前列,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为保护群众健康打造了诸多利器。
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困难太多了,说不好哪个最大,每个看似能解决上一个问题的方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问题本身。”崔大祥略作沉思后说,“这需要我们有耐心、有勇气、有毅力、有实力去攻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堡垒,敢为人先、敢于突破,才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3
引领者
每天早晨7点刚过,崔大祥就会来到位于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从上海来到河南一年多来,他已经完全融入了新的环境和角色。
对于河南,崔大祥并不陌生。“30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在灵宝工作过两年,对河南人的热情、质朴印象深刻。”
如今,再次踏上这片热土,河南对于创新的高度重视、对于人才的强烈渴望深深打动了他。“今天的河南创新氛围浓、干事劲头足,不管是做科研还是抓教育,我都来对地方了。”崔大祥充满期待。
作为医工交叉领域的先行者,崔大祥将多年实践中摸索积累的经验带到了河南大学,沉下心、扑下身,在科研落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竭尽全力。
作为带头人,崔大祥目前正带领河大团队就肿瘤免疫治疗进行科研攻关,有望取得重要突破。今年7月,河南大学新增药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9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贾力等两位专家加盟河南大学;10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电生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牵手”省级科研平台展开合作;12月,国际纳米医学与纳米生物技术学术会议即将在河大召开……在业内顶级专家的带领和影响下,河南大学新医科建设疾步前行。
“医工交叉融合是推动医学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突破医学‘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关键之钥’,需要大量复合型医学人才作为支撑。”对于未来,崔大祥已胸有蓝图:整合医学与理、工、文等多学科优势资源,建设“医—教—研”一体化学科平台,大力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慧医学等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探索医学与理、工、文等多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有效方式、方法,着力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探索解决重大疾病诊疗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为河南医学学科发展注入更强大的活力。
采访结束,记者和崔大祥一起穿过熙攘的校园,在职工食堂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他边吃边打开手机听着新闻。“‘勉成国器’,是我高中时的校训。希望自己不负嘱托,紧跟学科前沿动态和国家重大需求,多为国家解决些实际问题,为人民健康多做些实事。”崔大祥说。
科学家寄语
学科交叉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尤其是在解决一些复杂科技问题时,往往不只有一条道路,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引入新的解决问题思路,则可能另辟蹊径解决问题。
学科交叉解决的都是前沿领域的科研问题,而越是前沿领域,可借鉴的经验越少。对于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更需要有敢为人先、自主创新的精神,还要善于团结协作、集智攻关。
以医工交叉领域而言,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必须保持学习热情,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引领,每一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挖掘,不要轻易被规则所限制或束缚。交叉学科攻关,更要注重团队合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要发扬“一群人干一件大事”的文化,学会倾听、沟通和协作,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