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琚铭洁文/图)火与木的相遇并非只有燃烧一种结果,有时也能擦出非遗文化的火花。 一个葫芦,一只铁笔,在我市非遗传承人陈浩云手中“烙”笔生画......近日,河南广播电视台组...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琚铭洁文/图)火与木的相遇并非只有燃烧一种结果,有时也能擦出非遗文化的火花。
一个葫芦,一只铁笔,在我市非遗传承人陈浩云手中“烙”笔生画......近日,河南广播电视台组织孩子们来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沉浸式体验了一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如图)。
铅笔绘制、勾勒轮廓、铁笔烙烫。烙画以“烙”的方式作画,又被称作“火针刺绣”。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用火烧热烙铁在木、竹、宣纸、丝绢等材质上以不同温度产生焦痕作画。烙画创作并非容易,既要把握好力度,也要控制好角度。因受温度限制,需要一气呵成,一次不成便需要反复摸索和尝试。陈浩云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不太了解烙画艺术,甚至有人第一次看到。
当孩子们看到陈浩云曾获奖的丝绢烙画作品时,被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细节惊艳到,纷纷拿起工具亲手制作起来。通过陈浩云生动的讲解,烙画在孩子们稚嫩的生活经历中烙下了深深的一笔。“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烙画就很感兴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人接触烙画、了解烙画,这样才能将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陈浩云说。
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陈浩云还不断改良烙画工具,自制各种变温铁笔头及专用工具,并将烙画载体由原来的竹、木等,换为便于携带的宣纸、丝绢及皮革等。据了解,陈浩云曾凭借丝绢烙画《百虎图》,获得了世界吉尼斯最长丝绢烙画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