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 艳 “中原粮仓”根基牢,科技创新动力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多次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 艳
“中原粮仓”根基牢,科技创新动力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多次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殷殷嘱托,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河南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锚定“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两个奋斗目标,爬坡过坎勇攻坚,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儿,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河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黄河铁路桥。 马健摄/光明图片
2022年郑渝高铁全线贯通。马健摄/光明图片
河南郑州航空港。马健摄/光明图片
1.多种粮、种好粮,让“中国饭碗”多盛河南粮
“有了精气神,日子越过越带劲儿。”开封市通许县练城乡拐王村60多岁的王金钟底气十足地说,“在过去,一季农忙半条命。如今农机更给力,种地省心又省力。”
生机勃发的中原沃土,无论犁田翻地,还是施肥灌溉,抑或播种育秧,农民早已解放双手,地上跑的是拖拉机,天上飞的是无人机。从牛耕肩挑的传统劳作,到机械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解决了种粮劳动力的问题。
河南是产粮大省,多年来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小麦产量占全国1/4多。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持续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建设6163万亩高标准农田;种植1200多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率90%以上,平均每亩增收100多元。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河南省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成立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实施创新驱动、优势再造战略,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
目前,河南小麦年均播种面积超过8500万亩。其中,90%以上都是河南自育的品种。“百农系列”“周麦系列”“郑麦系列”等等,一大批小麦良种扎根沃野,为河南夏粮连续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背后,凝聚着几代育种人的汗水和智慧。
2.中原通、天下畅,“米”字形高铁畅行八方
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6月20日开通,郑渝高铁当日全线贯通,从“一”到“十”,从“十”到“米”,河南成为全国首个建成米字形高铁的省份,也是全国唯一按照时速350公里标准达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2017年7月9日,“横”贯东西的徐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2019年12月1日,“捺”指东南的郑阜高铁、“下撇”郑渝高铁郑襄段开通运营;2020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铁实现全线贯通;2020年12月12日,“点”通西北的郑太高铁全线开通运营;2022年6月20日,“上撇”郑渝高铁全线贯通运营,标志着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率先建成,并实现17个省辖市全部通高铁。
从无到有,由“十”到“米”,风云百年,郑州不断夯实交通区位优势。一张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铁网,不仅带来时空与观念的巨变,更意味着交通枢纽优势的再造、经济版图的重塑。
郑州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并不单单因为高铁,它由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几大枢纽共同构成,既做强节点,又畅通“毛细血管”。一个多式联运、一体衔接、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助力枢纽经济飞速发展。
过去,区域发展常受困于地理环境;今天,困局往往因现代交通而破解。
2021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2.9%,高于全国增速水平1.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中西部第二、全国第十。
“飞机飞过头顶,连接机场和市区的轻轨呼啸而过,高速上满载着货物的车辆来来往往,非凡十年的发展变化看得见。”郑州航空港区收费站工作人员说。
3.抓变量、放能量,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我的印象里,工厂就是脏乱差的环境、机械化的工作流程,直到今天,才真实体验到中国智造之高端。”刚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毕业到郑州宇通公司就业的牛斌感慨道,他稍显黝黑的脸庞显示出曾经的磨砺,举手投足十分干练。
河南传统制造业积淀深厚,如何让传统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脱胎换骨?郑州宇通给出了答案:创新,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从国内首款高端商务客车T7问世、率先实现新能源客车销量突破13万辆,再到研发出定义行业标准的新造型高端智能网联公交车……河南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升级。
无独有偶。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作为一所市级心血管专科医院,却凭借科技创新,在全省高手如林的医院中占有一席之地:2021年共完成心脏移植手术64例,位列全国第四,河南第一。
“逆袭”的背后,是创新集聚效应。实践证明,创新也有集聚效应,集聚要素、形成氛围、全员创新,就可促进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河南牢记嘱托,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建成投用,国家级创新载体达到179家。
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挂牌运行,一批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启动建设。构建智能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链,从2012年到2021年,河南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3.3%。
如今的河南,粮食生产连年丰收,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经济总量接近6万亿元……一幅竞相出彩的壮美画卷正在古老的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2012】
●地区生产总值29810.14亿元
●粮食产量5638.60万吨
●全部工业增加值15357.36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558.2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2.62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24.94元
【2021】
●地区生产总值58887.41亿元
●粮食产量6544.19万吨
●全部工业增加值18785.3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006.42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95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3元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6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