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晚报》党支部全体党员与封丘县黄德镇党委,辛庄村党支部部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刘彦成 摄参观已故共产党员刘彩塵初心馆刘志松 摄党员们参观菊苣产业基地崔敬 摄本报讯 (记者 崔敬) 侨心向党,造...
|
||
|
||
|
本报讯 (记者 崔敬) 侨心向党,造福桑梓。7月1日,在党的101个生日到来之际,《平原晚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走进封丘县黄德镇,参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刘延泽主导打造的菊苣产业基地。和这名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共同过一次政治生日。
7月1日上午,在位于封丘县黄德镇的菊苣产业基地里,青翠碧绿的菊苣迫不及待地开出了紫色花朵,在夏日的微风中摇曳。《平原晚报》党支部所有党员佩戴党徽集结在此,跟随着刘延泽的脚步,聆听他讲述菊苣的生长链条研究,对中医药健康产业的作用。
全体党员在北辛庄村参观了刘延泽教授精心打造的菊苣研究展览馆、拥有100多种植物的小型“百草园”,详细了解他将菊苣研究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的规划。之后,再次参观了刘延泽整理其父亲刘彩塵的日记、工作笔记、书画等遗物后,建立的彩塵初心纪念馆。
“我们当干部,在生活细节上只能当群众的出气筒,而决不能拿群众出气。”翻开刘彩塵于1967年11月19日写下的日记,全体党员仿佛看到了这名拥有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俯身写下肺腑之言时的身影,感受到这名曾经的村会计,用忠诚和担当的初心为群众服务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今,他的儿子刘延泽也被聘请为北辛庄村荣誉村党支部书记。
新乡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平原晚报》总编辑王华林表示,在当前大力开展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刘延泽教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作为世界级药用植物研究方面的顶尖人才,刘延泽主动放弃优越条件、利用专业特长回报家乡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所有党员学习。
重温一遍入党誓词,回顾入党初心;共同过一次政治生日,同受精神洗礼。在北辛庄村村委会广场上,《平原晚报》党支部所有党员和封丘县委常委、黄德镇党委书记徐晓贝,镇长赵志强及北辛庄村党员一起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党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