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浅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2022-06-02 10:32:47 来源:  点击:  收藏

  在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很多人不...

 
 

在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很多人不解。他又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儿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可见这些良好行为的养成对一个人成功的影响是多么大。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既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

在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之前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无忧无虑、衣食富足的家庭,除了父母的疼爱,还有祖辈的溺爱。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没有吃苦精神,以我为中心,情绪波动大,想干啥就得干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好强而缺乏意志;做事不认真,虎头蛇尾等。对于孩子们的种种不良习惯,作为教师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养成教育的重任。

在看到孩子们的缺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强、好胜、好奇。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自我修养等方面都处在幼芽时期。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就可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如何让儿童形成优良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能力和自我修养,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看起来简单,人人都在做,人人都可以做。但要让学生长期养成,任务确实艰巨,作为教育者必须培养他们具备健康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使他们终身受益,为他们人生的发展储备一笔宝贵财富。

我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强调校纪制订班规 规范养成教育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自然应从学生认知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向学生宣读《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规范,并根据各班特点,增补制订具体班规。包括学生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使学生行有所依。制度规范,要非常具体,明确细致,既便于执行又便于检查。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现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他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因此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是养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建立制度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学习、讨论、开展知识竞赛。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印下规范、礼仪的烙印。尽管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开学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宣传教育活动就一劳永逸,但毕竟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知道、熟悉校纪班规。多数学生一定能够在教师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

 运用激励机制 深化养成教育

在养成教育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不会产生逆反心理。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如对待表现较差的同学,应多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规范。在养成教育中,我们注意发挥群体作用,通过奖励优秀个人、激励后进,使学生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调动了积极性,也使落后者有了压力,而且变压力为动力,迎头赶上,学生文明懂礼,班级整个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另外,我们要采用以表扬为主的多种激励方式,多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多多感受成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自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一丁点儿的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伴去帮助,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

制定评价制度 落实养成教育

制订评价制度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着重要导向和监督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了常规宣传之后,要切合实际制订 “自评——生评——师评”的评价制度。每日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表扬奖励。每周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评出 “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进步之星”。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导,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把“自评——生评——师评”延伸到“家长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巩固。这种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会提高,班风也会随之好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会是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集体。

健全检查体制 促进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应做得细致具体,制度要细,检查要细,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有要求,有检查,有评价反馈,不能雷声大雨点儿小,不能一阵风。养成教育的内涵是要通过训练活动使学生言行“规范化、标准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各种规章制度的宣传上,也不应停留在一两次活动上,重要的是贯彻在学生日常行为举止当中。

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也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奏效的。因为人有惰性,学生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反复是难免的,这种情况下,施加外力十分必要。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这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因素。学生有规范的约束,检查人员有检查制度的约束,突出“严”“勤”“恒”的检查原则,就一定能保障规范的贯彻,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辉县市孟电小学 翟茜茜)


关于

头条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高清图集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