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荣霞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让新乡受灾严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金融系统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大局和金融服务保障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在防汛救灾中筑牢金融“防洪堤”,...
本报记者 陈荣霞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让新乡受灾严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金融系统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大局和金融服务保障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在防汛救灾中筑牢金融“防洪堤”,倾力支持灾后重建复工复产,助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勇冲一线、无私奉献,彰显金融系统责任担当
灾情发生后,全市金融系统党员干部闻“汛”而动,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奔赴抢险救灾战场,组织志愿者踊跃参加筑坝拦水,主动参与受灾群众安置、社区防汛等工作,尽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把无私的爱洒向牧野大地,市金融局党员干部自发捐款购买物品,答谢这些最可爱的人。市金融局协调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农信社、兴业银行等向市红十字会捐款410万元,建设银行、人保财险、中原银行、平原农商行等向市慈善总会捐款1250万元,复兴基金会向市急救指挥中心捐献价值850万元的医用物资,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信达资产、长城证券等也纷纷捐赠救灾物资,全市金融系统捐款捐物总价值2700多万元。
迅速响应、及时部署,全力做好金融服务保障
市金融局出台“金融保障防汛救灾八条措施”,制订《金融服务灾后重建工作方案》,为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他们通过各种新媒体及时推送涉水车辆保险理赔相关知识,公布我市各大财产保险公司报案电话,要求保险机构建立快速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做到应赔尽赔、早赔快赔。全市30家财险公司全面启动全天候受理报案、救援业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截至8月21日,全市累计收到报案4.34万件,受损预估金额16.39亿元,理赔金额9.88亿元,其中,为受灾企业提供预赔付1.02亿元。
他们及时发布银行机构救灾重建融资产品,运用我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收集整理各银行机构救灾重建产品,在平台首页设立“金融助力防汛救灾全力保障灾后复产”专区,切实提高受灾农户、企业融资便利度。目前,我市智慧服务平台已上架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融资产品22款。
他们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倾斜,加大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贷款投放,对汛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坚决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通过延期还本付息、再融资、贷款期限调整、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稳贷,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8月20日,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防汛救灾贷款46亿元,其中,发放专项资金23.1亿元,专项资金平均利率3.8%;对受灾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新发放贷款11亿元,平均利率4.5%;通过调整还款期限、延期还本付息、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为防汛救灾企业稳贷29亿元。
周密谋划、多措并举,建立企业融资组合机制
为加大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和企业复工复产力度,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局局长冯晖多次带领各银行及保险业负责人到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灾后复工复产情况,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和保险赔付问题。
冯晖表示,灾情终将过去,企业复工复产正在进行,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永远不会停歇。下一步,市金融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上级关于金融支持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措施,精准贴心服务;将认真谋划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强力推进“金融助万企”专项活动、金融支持“扩总量”专项行动、“制造业融资提升”专项行动、小微企业“首贷”专项行动等,全面强化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保障力度。同时,还将出台《新乡市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新乡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激励办法》等,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银行与地方经济互利共赢的长效激励机制,引导信贷资金向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
我市金融系统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统筹规划、精准发力,用实际行动为全市抗洪救灾精神增色,为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