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战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 □河南日报记者 杨晓东 红色的脉搏,跳动在...
□河南日报记者 杨晓东
红色的脉搏,跳动在中原大地。历经百年,仍然强劲有力。
1905年2月,驻马店确山县李湾村,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此出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杨靖宇将军携带的精神基因,世世代代镌刻在人们心中。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8岁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秘密参加革命活动,之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到确山从事农民运动。
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了确山数万农民武装暴动并参与发动了刘店秋收起义,先后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县级农工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和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并组建河南省第一支革命武装——确山县农民革命军,从此拉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风雨如晦,屈辱如山。上世纪30年代,日寇加快侵华步伐,国民党却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消极抵抗。在此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杨靖宇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面对日寇的枪林弹雨,杨靖宇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用火一样的热情、铁一般的意志,以对国家的深刻忧患、对民族的责任担当,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率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谱写下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日寇曾以万元悬赏杨靖宇的头颅,并派人诱降。杨靖宇激昂地说:“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战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日寇威胁利诱的手段,只可以玩弄那些民族败类!”
杨靖宇身上展现出的信念力量、意志力量、精神力量,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路标。
然而,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行踪暴露。1940年2月23日,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的密林中,几百名日寇把杨靖宇层层包围。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敌人劝降无效,疯狂地向他开枪。身中数弹后,杨靖宇那伟岸的身躯,倒在了雪白的茫茫大地上。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地剖开了他的遗体。在他那被切开的肠胃里,只有没能消化的树皮、草根、棉絮和青苔,没有一粒粮食……
青山依旧,几度夕阳。
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杨靖宇壮烈殉国时只有35岁,他那令人心潮澎湃的英雄事迹,永远是中华儿女继续前行的精神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