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改荣 日前,我们翻山越岭驱车两个小时来到辉县市沙窑乡,与当地工作人员一同前往郭亮村采访。 一路上,悬崖峭壁,坡陡路险,20分钟后,车子终于驶进了郭亮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穿梭在陡壁之中,...
本报记者 赵改荣
日前,我们翻山越岭驱车两个小时来到辉县市沙窑乡,与当地工作人员一同前往郭亮村采访。
一路上,悬崖峭壁,坡陡路险,20分钟后,车子终于驶进了郭亮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穿梭在陡壁之中,我们倍感心跳加速,透过车窗,当年洞壁的锤钎印清晰可见,参观的游人纷纷驻足拍照留念。汽车一出洞口,万丈红崖巍然陡立,迎面扑来。在村口等我们的村党支部书记申海玉,笑盈盈地迎上来,开口第一句话便是:“现在上来一趟多方便,汽车一溜烟儿就到了,这得感谢我们的老书记啊!”
申海玉眼中的老书记,就是郭亮洞建造的关键人物——申明信。
时光倒流:44年前的郭亮人,世代下山必走“天梯”——那是郭亮先人在绝壁上修建的一条羊肠小道,九拐八折,稍有不慎,便有失足坠崖之险。郭亮人失足坠崖者有之,治病误时在天梯上断气者有之,因天梯行走艰难被拒婚者有之。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木制胶皮独轮车在农村逐渐普及,成为山区家家户户必备的农具和运输工具。后来,在山区一些地势平坦的山村,逐渐出现了平板车、马车,个别山村还有了手扶拖拉机。郭亮人的交通条件改变了,生产工具改变了,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也在慢慢地改变着。
山下世界的变化,对郭亮人来说,似乎毫不相干。因为,即使最小最简单的小推车,也上不了天梯啊!
1971年秋天,为了摆脱世代穷困的宿命,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决定带领全村人,在海拔1700米的悬崖上,开山劈崖,打通一条郭亮人拥抱新生活的康庄大道。
正值中午时分,村南口的墙根下坐着的一溜儿老人在晒太阳。“这是报社的记者,谁还记得咱们打洞修路的事儿,给记者同志说说?”申海玉扯着嗓子问。大家笑了,随即推出一位叫刘看富的老人。老人今年73岁,当年参与打洞时正是20来岁的小伙子。老人回忆说,郭亮人打洞,打了5年,其间差点儿放弃。那是打19号天窗的时候,专业队的核心成员王怀堂不幸被碎石裹下崖底,壮烈牺牲,村里人心恐慌,谁也不敢再提打洞的事儿,谁也不敢往洞里走了。
老人继续说,当时我们怀疑这洞还能不能打下去,只有申明信意志坚定继续干。有一天,他把村里的党员带到王怀堂坠崖的那个天窗口,指着天说:“怀堂在天上看着咱们呢,他闭不上眼哪!现在是最难的时候,咱们不带头谁带头?这洞要是打不成,群众要小瞧咱们党支部、小瞧咱们党员哩。”自那天起,洞里又想起了叮叮当当的锤钎声。
说起那段往事,另一位参与建设的老人面色凝重地说,1975年年底,工程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村里人已经卖光了山羊,砍光了树木,吃光了粮食,再也没有一分钱了。这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早上5点钟起床,爬5公里山路去挖鱼鳞坑,挖了一冬一春,挣到工钱3100多元。支部书记把钱拿到村里后,100多口人围着他,让他赶快到城里去买钢材、雷管、导火线、炸药,大家都盼着早点通车啊!
采访中,人们不止一次讲述:当时没有用任何机械,挖了5年,硬是在绝壁上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头,打秃钢钎12吨,打烂8磅重的铁锤4000个。老人孩子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用篮子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
1977年5月1日,1250米长的“绝壁长廊”——郭亮洞终于正式通车了, 实现了世代郭亮人的夙愿。后来,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如今,挂壁公路作为万仙山景区的一个景点,红火的旅游业也带富了当地百姓。现在村民家家有了小汽车,户户开起了农家乐,收入可观,生活幸福。
离开郭亮是下午3时,当我们的车再一次驶过这条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道路时,我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郭亮精神将永远长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