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赵鸿涛 希望高等教育向河南倾斜

2021-03-06 17:41:17 来源:  点击:  收藏

开栏的话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已于3月5日开幕。带着全市人民的重托,驻我市的9位全国人大代表将认真履职行权,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今天起,本报开设“我在两会”栏目,新乡连线北京,...

开栏的话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已于3月5日开幕。带着全市人民的重托,驻我市的9位全国人大代表将认真履职行权,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今天起,本报开设“我在两会”栏目,新乡连线北京,报道他们的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解读他们提出的议案,以更加接近的姿态来报道全国两会。

□本报记者 郭书武

每年高考日,就是河南考生、家长焦虑之时。作为人口大省,河南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数量庞大的优秀考生上大学难、上好大学难的问题成为民间和政府关注的热点。

作为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市第一中学教师赵鸿涛身在教育一线,深知学生考大学之“苦”。她对记者说,今年她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在河南建立“高等教育特区”;二是国家给河南高等教育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

“高等教育特区”特在哪里?赵鸿涛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高等教育已经失去多次发展良机,现在正是迎头赶上的阶段。按部就班永远超越不了别人,要想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别人,就要有非常举措。除去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之外,河南应再选择10所左右实力突出的高校,如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新乡医学院等,增加其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的数量。

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这些高校与“双一流”大学甚至国外著名大学相比,主要差距不是在硬件建设上,也不在本科阶段,而是在研究生阶段,尤其在博士生的培养上。要想在博士生培养上“突出重围”,就要在提高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数量的同时,大力培养、引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

赵鸿涛认为,解决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数量少的问题,就要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不受指标限制,增加大学授予点数量,满足高校提升水平的要求。争取在10年至20年内培育成10所知名大学,百年内培育和建成30所以上的知名大学,使河南由教育大省成为教育强省。

人才培养和引进是重中之重。这些人才除河南自己培养外,更需要从外面引进,才能在短期内形成突破,加速高校的成长。赵鸿涛认为,下大力气引进高端人才是快速提高高校水平的一条捷径。近年来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学就是通过招聘一批顶尖人才而快速提高学校层次的,例如苏州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引人瞩目。我国若干年前为部分重点大学引进人才实施的“千人计划”,使许多学校受益匪浅,效果非常明显。

河南重点发展10所左右高校,每所引进100名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不久的博士,每人年薪按100万元人民币计算,10所学校共计10亿元。那么这笔费用如何解决呢?这10亿元资金可以由政府拿出一部分,其余的也可以向社会募集部分资金。

如何募集资金?赵鸿涛特意提到了西湖大学的募捐方式。西湖大学成立时,河南的民营企业家捐款就超过了10亿元,与捐款最多的浙江省基本持平。如果为了办河南的教育,相信每一位有能力的河南人都会积极参与,每年筹集几亿元资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1亿人民齐心协力下决心做这件事,是肯定能成功的。

关于

头条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高清图集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