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有着致死率高、事故量大、单案损失高的特点,且存在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等防控难点。该模型通过对疲劳驾驶的监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比赛中,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下属长济高速大队民警豆领坡详细介绍了参赛作品“疲劳驾驶精准监管数据模型”。
以货运车辆车载GPS定位作为数据支撑,以“电子围栏+时长规则”为核心,该模型能够实现对货运车辆疲劳驾驶行为的精准识别、预警与处置,实现疲劳驾驶监管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的跨越。从去年9月在辖区试行以来,长济高速大队共检查预警车辆388辆次,处罚86起,货车事故数量同比下降33%。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六大队、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带来的作品“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交通事故处理智能体”,有效融合视频监控、无人机、5G执法记录仪的数据资源,构建具备感知、记忆、思考、执行能力的“AI数字警察”,为事故现场的快出快撤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后期事故处理提供证据支持。
“该模型投入使用以来,提高了事故处理全流程效率,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模型主创人员苗浩阅表示。
从安全驾驶智能识别到违法载人分析拦截,从校车安全治理到无人机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各参赛队伍围绕交通安全风险防范、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民生服务优化等核心目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交管业务深度融合,展示了我市交警队伍钻研科技、赋能实战的最新成果。
经过激烈角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六大队、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的“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交通事故处理智能体”作品荣获本次竞赛第一名。
近年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交通管理面临的风险挑战日趋复杂,传统“汗水警务”已难以适应现代交管工作需求。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全面落实“2025年新乡交警科技创新年”工作要求,践行“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理念,积极推动交管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张忠文表示,要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培养更多懂业务、通数据、善建模的复合型交管人才。各级交管部门要加快推动获奖模型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完善数据赋能闭环机制,让智慧成果真正服务于道路安全畅通、服务于民生福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