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展览现场,剪纸、面塑、木雕、刺绣、年画、泥塑等百余件非遗作品映入眼帘,每一件作品都紧扣“抗战记忆”主题,从不同视角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壮阔场景,浓郁的历史厚重感与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扑面而来。其中,数只形态各异的毛猴格外显眼。“这部作品选择‘儿童团站岗放哨’‘送军粮’‘送亲人上战场’三个场景,运用13个毛猴人物,重现了太行山地区军民同心、全民抗战的壮烈历史。”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怀忠说,这些平均身高不过10厘米的小毛猴,承载的却是一段永不褪色的民族记忆。展览期间,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认真品味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通过这些非遗作品为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文化课”。
同时,为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动期间还邀请了李小勇香油、赵府黑米醋、奇村空心面、麦秆画、稻香老粗布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步行街西口现场进行展示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