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学之眼解码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坐标

2025-06-11 12:16:17 来源: 新乡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组织35名师生党员奔赴兰考,通过“理论研学+实地验证”的创新形式,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焦裕禄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探索红色精神与数统学科使命的深度联结。
 
一、黄河故道:从灾害函数到生态方程的求解实践
 
6月8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首站抵达兰考东坝头黄河湾。在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畔,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岩现场讲授主题党课:“焦裕禄同志带领群众治沙治涝的历程,本质是对复杂自然系统的科学建模——他通过121天走访120多个生产队,采集风口、沙丘、水文数据,用最朴素的‘穷举法’找到治黄最优解。”  
党员们沿黄河生态廊道实地观测,结合专业视角分析当年“三害”(风沙、盐碱、内涝)的成因矩阵。研究生党员李晓哲感叹:“这堂黄河边的数学思政课,让我明白科学求实精神就是最精准的算法。”
 
二、精神丰碑:公仆情怀的概率论诠释
 
在焦裕禄纪念馆,师生党员通过三维动态沙盘重现兰考灾情分布,在“干部十不准”展板前开展廉洁自律讨论。学院团委书记毛悦梅指出:“‘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本质,是将群众利益作为概率空间中的必然事件---这种确定性信仰正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基石。”  
立于焦桐翠荫之下,教工党支部书记陈明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他类比道:“焦裕禄精神如同永不退化的优化算法,在时代变量迭代中始终输出最优解。”
 
三、张庄样本:乡村振兴的数学建模启示
 
下午的调研聚焦脱贫典范张庄村。师生们走进“幸福路”主题馆,用数据可视化方式解析该村从贫困发生率63%到全面小康的跃迁曲线。博士生党员刘阳发现:“张庄的蝶变验证了‘党建+产业’双驱动模型的有效性——支部引领为收敛条件,特色产业作增长极。”  
在“桐花书馆”数字农业展厅,学院与张庄村党支部达成共建意向,未来将开设“数智助农”实践基地,为乡村提供统计建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支持。
 
四、知行合一:把精神变量代入发展方程
 
总结座谈会上,师生党员形成共识:  
1. 学科赋能——运用数学工具解析红色基因,建立“焦裕禄精神指标体系”;  
2. 实践转化——组建“数统先锋服务队”,为乡村振兴注入算法动能;  
3. 范式创新——将兰考经验转化为《数据科学导论》课程思政案例库。  
 
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岩强调:“此次研学是用数学语言重述中国故事的积极探索。全院师生要以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为导函数,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坐标系中描绘奋进轨迹。”(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雒芊舒)
责任编辑:申彬彬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