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种植提品质 籽粒饱满穗飘香

2025-11-05 15:24:03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收割下来的稻谷装车外运

  本报讯 (记者 张世彬 通讯员张攀 郭建民)11月3日,获嘉县冯庄镇固县村的500亩稻田里,金黄稻穗压弯了稻秆,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阵阵稻香沁人心脾。这片沉寂多年的稻田,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助力下,以产业化思维种出生态绿色稻米,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成为村集体与村民增收的“致富田”。

  据了解,固县村位于黄河北岸冲积平原,共产主义渠、人民胜利渠分别从村域两侧穿行,独特的区位条件赋予该村得天独厚的黄河水灌溉优势。自上世纪60年代起,固县村便已开展水稻种植,所产稻米因晶莹剔透、富含矿物质的品质特征,在周边区域享有较高知名度。后期受灌溉水源不足、种植成本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水稻种植逐渐退出当地农业生产。

  近年来,获嘉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升级,为农业生产夯实了根基。同时,中铁装备集团派驻固县村工作队的到来,也为固县村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经调研,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达成共识,确定以产业化思维重启水稻种植,随即牵

  头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并引进优质水稻品种“粒粒香”,正式恢复水稻种植产业。

  “我们实现了水稻的育苗、插秧、管理、收割全部机械化,经过4个多月生长,现在已经到了收获季节,今年预计一亩地可以产1000斤。”驻村第一书记张冬指着稻田介绍。为保证稻米品质,合作社全程采用生态绿色种植模式,不用化肥,以腐熟鹌鹑粪为肥。不用普通农药,靠灯光诱杀等绿色方式防控病虫害,让每一粒米都安全优质。

  “我今年种了两亩半水稻,按照今年的收成和市场行情,可收入近7000元。”固县村村民王新营笑着说:“种水稻比种玉米等其他庄稼收益高多了,村里的水稻项目真是让我们农户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

  “俺村有2980亩地,得益于近些年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渠通了,黄河水引进了,做到了旱能浇、涝能排。”固县村村委会主任张红河说,“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给我们村带来了技术和设备,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500余亩,以产业化思维种植生态绿色稻米,预计村集体可增收10万余元,带动就业人数20余人。”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